他是湖南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建国3年后却被枪毙,这是为何?   1949年的夏天,

古史 2025-11-15 11:49:18

他是湖南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建国3年后却被枪毙,这是为何?   1949年的夏天,解放战争的炮火已经烧到长江以南,武汉解放后,白崇禧带着残部退守湖南、广西一带,想把湘桂地区打造成最后的抵抗堡垒。   可这时候的湖南,早就经不起战火折腾了,连年战乱让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街头巷尾全是“要和平、反内战”的呼声。   中共湖南省工委的同志看准时机,一直在做统战工作。   而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这两位湘军出身的将领,也早就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内战政策心灰意冷。   程潜是湖南老资格的军政人物,深知家乡百姓的苦难;陈明仁在东北战场吃过败仗,更清楚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   两人私下里早就有过沟通,都觉得再打下去就是对湖南百姓犯罪。   1949年7月下旬,两人派代表偷偷和解放军谈判,把中共提出的“八条二十四款”当成和平谈判的基础,这事就这么悄悄定了下来。   8月2日,陈明仁下了道命令,让第一兵团和省保安队全部撤出长沙的交通要道,给解放军进城扫清障碍。   3日那天,解放军顺利拿下长沙东南的军事重镇株洲,益阳、沅江也跟着解放,和平起义的架子算是搭稳了。   当天,程潜和陈明仁就发了《和平通电》和《告湖南民众书》,直接给毛主席、朱总司令发电报,说已经脱离广州政府,成立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   程潜当主任委员,陈明仁做临时省政府主席,第一兵团也改成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   通电里把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骂了一顿,说他们执迷不悟想打到底,还呼吁西南、西北各省同胞一起响应,推翻这个祸国殃民的政权。   到了4日,两人牵头,37名湖南军政要员一起签了名,发了联名起义通电,正式宣布加入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唐生智那些湖南各界知名人士也不含糊,104个人联名发通电响应起义。   当晚,解放军第一三八师就从长沙小吴门进城了,数十万老百姓举着红旗夹道欢迎,喊着“欢迎解放军”的口号,眼泪都快下来了,古城长沙就这么和平解放了!   在这场决定湖南命运的转折里,有个叫唐伯寅的湘潭人,也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这个1897年出生的汉子,小时候当过佃工、做过学徒,1918年投军加入湘军,从班长一步步做到团长、旅长。   1937年抗战爆发,他带着部队参加淞沪会战,所在的师被评为会战里战绩最好的十个师之一。   后来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哪里打得激烈他就往哪里冲,1939年还升了第十九师师长,授少将军衔,拿过四等云麾勋章。   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退役回了湖南,看着曾经浴血保卫的家园又要陷入内战,心里不是滋味。   1949年3月,中共地下组织找到唐伯寅,给他讲了和平解放的道理,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加入了江南地下第四军当副军长,专门策反湘军旧部。   4月程潜发起和平自救运动,他更是跑前跑后,利用自己在湘军里的人脉,说服不少老部下不要打内战。   8月起义的时候,他跟着程潜、陈明仁一起签字,之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的高参,本来想好好为新中国做事。   可1952年2月,他在湘潭被错杀了。   一直到1983年3月,湘潭县人民法院才为他平反,恢复了他起义人员的名誉。   长沙和平起义看着是几个将领的决定,实际上是民心所向的必然结果。   这一下不光保住了长沙古城,避免了数十万军民死伤,湖南大部也跟着和平解放,那些珍贵的历史古迹和百姓的身家性命,都在这场起义里保住了。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给国民党残部开了个好头,粤、桂、川、滇那些省份的军民看到后,纷纷响应起义,倒戈的倒戈、投诚的投诚,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后来人们把这种和平解放的模式叫“长沙方式”,和“北平方式”相互呼应,为新疆、云南这些地方的和平解放提供了现成的经验。   毛主席当时就说:“程潜、陈明仁为人民做了大好事。”   唐伯寅的遭遇,更让人体会到历史的复杂和公正的可贵。   他打了十几年抗战,凭战功挣来的少将头衔,解放前夕主动策反旧部、参加起义,是真心想让家乡脱离战火。   这样一个有功之臣被错杀,是时代留下的遗憾,但1983年的平反,终究还了他一个公道。   历史或许会有短暂的偏差,但绝不会忘记那些为民族、为百姓做事的人。   无论是程潜、陈明仁的审时度势,还是唐伯寅的弃暗投明,他们的选择都跳出了个人利益的小圈子,站到了人民这一边,这就是他们能被历史记住的根本原因。   和平是勇者破釜沉舟的抉择,是义士舍身取义的坚守,更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必然。   那些为和平付出的人,不管经历过多少波折,终究会被时光铭记。   ‌【评论区聊聊】你还知道哪些为和平解放默默付出的义士故事?不妨在评论区分享出来。 (信源:抗战文物 永久珍藏——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