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70年跨越为何被说反常? 真相藏在这三代人的脚步里 我爸总说他小时候最怕听见火车响,那都是拉煤的火车经过县城,车皮里装的全是给外国人加工的零件,那时候中国连根铁钉都得打上洋钉的标签,谁也没想到,我们这代人出生时,高铁已经能从北京到上海一天内来回,这事听老一辈讲挺反常,可我觉得哪是什么奇迹,分明是三代人把该走的路全挤在几十年里走完了。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全国工业产值还不到GDP的两成,我爷爷参军前在天津码头扛麻包,他总说解放前码头工人每天得交火柴钱才能干活,那时候连把铁锹都得靠进口,毛主席说的能造桌子椅子造不出汽车不是说说而已,连机床都得从苏联买,可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就在二十年前,我姑姑在东莞打工时,车间里还摆着德国的二手设备。 要说这变化来得这么快,头一号功劳就是把家门锁给焊死了,以前列强在长江口岸设租界,海关税率说改就改,东北的矿产说拉走就拉走,那时候想搞工业,跟在强盗窝里攒钱没两样,四九年解放军进城那天,我爸的爷爷在城墙上放鞭炮,说这回总算能自己做主了,现在回头看,国家把主权攥在手里,做事才有了底。 搞工业化那会儿哪有现在这么多花样,我大伯五五年进鞍钢当学徒,住的是铁皮搭的棚子,冬天冷得睡不着,就抱着烧红的铁块暖身子,全国上下都盯着那一百五十六个重点工程,买布票也先紧着工厂的人,老一辈总说那会儿是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可真管用,到六零年长春一汽把解放牌卡车造出来,全国的工厂早就能自己造机床了。 改革开放不是一下子想出来的,我表哥在县档案馆见过当时的文件,家庭联产承包的试点方案改了二十三遍,1980年我二叔去深圳打工,说蛇口港的推土机日夜响个不停,香港老板都觉得内地人傻,可就这么干,深圳特区五年就建成了全国第一条标准化集装箱码头,人家说中国人不懂市场,我看是太想弄明白怎么干了。 现在网上总有人觉得中国的发展不太对劲,我表弟在贵州搞大数据中心的时候,就碰上外国记者说,靠政府补贴撑不下去,这种话听多了也就不当回事了。咱们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双脚三代人70年一步一个脚印,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干出来了! 中国太厉害了!中国时代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