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力崛起引爆全球连锁反应,多国战略焦虑浮出水面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4 22:02:55

美国慌了,日本完了,印度着急了,菲律宾腿抖了,英法德沉默了,澳大利亚不跳了,韩国听风声了,赖清德睡不着觉了。因为他们发现,歼-20并不是最强的,中国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国际上这阵子的热闹劲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跟中国军力的蹿升脱不了干系,所谓的美国慌了、日本完了,说到底都是中国军事实力这块“压舱石”越来越沉带来的连锁反应,而歼-20不过是掀开了冰山一角。 就说最慌的美国,2024年底刚签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直接把军费砸到了8950亿美元,比上一年还多了1%,其中155亿美元专门砸给印太地区搞威慑,连3亿美元的“对台军援”都写进了条款里,这架势活像砸钱买安心。 而且国会还额外批了1500亿美元专项军费,其中340亿全砸给造船业,又是追加54亿造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又是花46亿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连原本计划退役的119架F-15E战机都紧急叫停,专门拨1.27亿美元续命维护。 这背后藏着的焦虑再明显不过,毕竟中国东风-17导弹已经实现多单位部署,10马赫的滑翔弹头能轻松突破标准-3反导系统,美国花再多钱堆装备,也挡不住技术代差带来的底气不足。 日本所谓的“完了”更像是自讨苦吃,眼看中国海空力量常态化巡航西太平洋,急着在西南诸岛搞“军事要塞化”,2025年3月刚正式组建“海上运输群”,这支部队早在2018年就写进了防卫计划,前前后后砸了102亿、108亿、173亿、202亿日元买运输舰和登陆艇。 可这些投入根本跟不上节奏,中国海警在南海铁线礁说登就登,2025年4月直接带着五星红旗巡查取证,清理垃圾都成了常态化操作,而日本那些中小型运输舰连深水港都靠不了,真要出事根本来不及反应,说白了就是花冤枉钱给自己壮胆。 印度的着急全写在了军备竞赛上,2024年好不容易凑出双航母战斗群参加“米兰演习”,把国产“维克兰特”号和俄制“超日王”号都摆出来撑场面,可仔细一看舰载机还是老掉牙的米格-29K,说好的阵风-M连影子都没有。 反观中国航母编队早就实现西太平洋远海训练,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比印度领先整整一代,印度只能靠拉50多个国家搞演习刷存在感,连美国俄罗斯都请来站台,却唯独不敢邀请中国,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着急模样,明眼人一看就懂。 菲律宾的腿抖更是藏不住,2024年1月派3003号、3004号船闯铁线礁想偷采砂样,被中国海警当场拦阻驱离,5月还嘴硬说要带海洋学家去“考证”,结果中国海警直接晒出照片,珊瑚贝壳的自然分布状态打了所有人的脸。 澳大利亚终于不跳了,前两年还跟着美国在南海刷存在感,2024年国防战略报告嘴上喊着“中国胁迫”,行动上却收敛了不少。 毕竟中澳贸易回暖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越来越深,再跟着美国搞“以海制华”得不偿失,之前派去南海的护卫舰连跟踪中国舰艇的勇气都没了,毕竟中国航母编队的反潜圈能覆盖数百公里,真要对峙根本讨不到好,与其做美国的“马前卒”,不如乖乖回归务实轨道。 韩国听风声的样子像极了“墙头草”,2025年9月被美军逼着加快部署剩余4辆萨德发射车,哪怕知道星州基地周边居民会拼死反对,也只能硬着头皮推进小规模环评。 可韩国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早已覆盖朝鲜半岛,萨德部署再多也改变不了战略态势,之前还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现在被美国一施压就慌了神,生怕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种“听风就是雨”的状态,说到底还是底气不足。 英法德的沉默藏着现实考量,法国在亚太的驻军连基本巡航都勉强,德国护卫舰去年来南海晃了一圈就匆匆返航,根本没勇气搞所谓的“自由航行”。 欧洲能源和经济都离不开中国合作,真要跟着美国围堵中国,最先受伤的是自己的产业,与其凑没必要的热闹,不如默默观察局势,这种沉默不是中立,而是认清实力差距后的理性选择。 赖清德睡不着太正常了,2024年11月他“过境”窜美前,解放军直接派33架次军机和8艘舰艇“三面围台”,15架次战机穿越所谓“海峡中线”,从北部、西南到东部空域全方位覆盖。 这还只是常规操作,中国军机军舰的常态化战备警巡早就成了日常,所谓的“台海防线”在体系化威慑面前不堪一击,他越想搞分裂,越要面对解放军的硬实力,能睡得着才怪。 这些国家的反应看似零散,实则都指向同一个事实:中国的军事实力早已不是歼-20这一个亮点,而是从装备研发到体系作战的全面崛起。 东风-41射程覆盖1.2万公里,600枚核弹头构成战略威慑;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比肩美国最先进航母;南海岛礁的常态化管控形成有效防御圈;联合作战演练早已实现陆海空天协同。 美国的军费竞赛、盟友的抱团造势,不过是想掩盖自己的焦虑罢了。 参考资料: 这一刻,自豪!歼-20首飞官方画面时隔14年首次公开.--光明网

0 阅读:472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