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消息! 2025年11月14日基辅市市长克利奇科通报,防空警

半勺甜糖 2025-11-14 21:58:32

快讯!快讯! 乌克兰消息! 2025年11月14日基辅市市长克利奇科通报,防空警报突然响起,持续了很久,克利奇科市长在电视上说俄军又来炸基辅了,用的无人机和导弹被防空系统拦截了半天,还是有碎片掉下来砸中第聂伯罗区一栋居民楼,导致11个人受伤,好几栋楼着火,最麻烦的是暖气管被震断,整片区域都没了暖气。 ​以前乌克兰空军能打下大部分无人机,现在做不到了,官方没公布具体数字,但房屋确实被炸了,有人猜测是电子干扰太强,也有人说是导弹储备不足,普通居民不在乎技术细节,他们只想知道,警报响了,房子怎么还是塌了。 ​北约提供的弹药数量比去年减少近六成,他们声称完成了一半的供应承诺,但没人说明这个“一半”是按什么标准计算的,如果按照当前战场每日消耗量来算,这点支援根本撑不住前线需求,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地区仍在持续交火,弹药优先调配至这些区域,基辅的供暖管道维修工作便无人接手处理。 ​天气早就冷下来了,白天降到零下三度,晚上更加冻人,暖气一停,老人在家里打哆嗦,医院靠着发电机维持呼吸机运转,儿科门诊排队的人越来越多,红十字会没发布新数据,但内务部之前提过,全国有两百多个地方只能勉强供暖,也就是温度根本不够,凑合着过,战争之中,武器和暖气都重要,平民没有选择,只能等着。 ​官方报告总是提到发射了多少导弹,拦截了多少无人机,统计了伤亡人数,却从不说战争让多少孩子没法上学,多少老人因为寒冷住进医院,维修工人是否敢冒着炮火爬上屋顶修理暖气管,这些事没人去计算,也没人愿意提起,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在战争的描述里,这些内容显得不够体面。 ​那天晚上,我朋友住在第聂伯罗区,他说家里黑漆漆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他老婆抱着孩子缩在被子里,窗户玻璃震裂了,冷风从缝里钻进来,他说这不是打仗,是生活突然断了线,导弹落下来时,城市不是在抵抗,是在慢慢变冷。在社交平台上,一些基辅市民发起了简单的互助行动。有人在网上发布自家还有余温的屋子,愿意接纳附近受困的老人和孩子;也有人分享着寻找保暖物资的渠道。但这些微弱的光亮,在战争的黑暗中显得太过渺小。 前线的士兵们同样在恶劣的环境中苦苦支撑。他们在冰冷的战壕里,忍受着严寒和饥饿,手中的武器在低温下也时常出现故障。每一次的交火,都可能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搏。可后方的民众在为暖气发愁,前线的他们却连基本的防寒装备都难以保障。 国际社会上,各方依旧在为这场战争争论不休。一些国家呼吁停火和谈,却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另一些国家则继续在背后提供武器支持,让战火持续燃烧。基辅的夜空,依旧时不时被防空警报和导弹的火光点亮,每一次震动,都像是对这座城市生命力的又一次打击。 而那些在寒冷中瑟瑟发抖的人们,还在等待着,等待着战争结束的那一天,等待着生活重新接上那根断掉的线,重新回到温暖与安宁之中。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半勺甜糖

半勺甜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