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要急了!不是因为火箭没升空,而是中国空间站里竟没有一个英文,全是中文!

康安说历史 2025-11-14 20:43:19

美国这次要急了!不是因为火箭没升空,而是中国空间站里竟没有一个英文,全是中文! 十多年前,中国航天刚有点起色,想跟着国际空间站的大部队一起探索太空,结果美国二话不说就把我们拒之门外,还专门在 2011 年通过了个《沃尔夫条款》,明晃晃地禁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中国搞任何官方航天合作,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说是 “维护国家安全”。 说白了,就是怕中国跟着学技术,怕我们后来居上抢了他们的风头。那时候国际空间站由美、俄、欧、日等国联合建造,他们定了规矩,英语和俄语是官方工作语言,所有宇航员都得先过这两门语言关,日本宇航员光俄语和英语就得各学 200 小时,这就是 “主家说了算” 的道理。 可当初他们压根没给中国当 “主家” 的机会,甚至连参与的资格都给剥夺了。 谁能想到,美国的封锁反而逼出了一个更强大的中国航天。别人不带我们玩,我们就自己干!从神舟飞船一次次飞天,到嫦娥探测器登陆月球,再到天问一号探测火星,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硬是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完全自主可控的空间站 —— 天宫。 现在天宫空间站已经全面运行,核心舱、实验舱一应俱全,今年光发射次数就超 100 次,神舟二十号 6.5 小时就完成对接,刷新了世界纪录,还已经开展了 180 多项科学实验,拿到的成果一点不比国际空间站少。 更争气的是,我们的空间站向联合国开放,已经有 17 个国家加入合作,一起搞科研、探太空,唯独没有美国 —— 不是我们不让进,是他们自己的法律捆住了手脚,想参与都没资格,这能怪谁?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中国空间站不用英文?其实这再正常不过了!太空探索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操作失误就可能出大危险,宇航员用母语操作界面、看标识,反应最快、最不容易出错。 当年美国和苏联搞第一次国际载人航天合作时,双方都得学对方的语言,美国宇航员为了任务,天天花六八个小时学俄语,就是为了安全。 国际空间站用英语和俄语,因为是美俄主导建造的;现在中国自己建空间站,用中文天经地义,这就是 “客随主便” 的规矩,当年美国怎么定规矩,现在我们就怎么按规矩来,没毛病! 美国现在急,急就急在他们的好日子要到头了。运行了 27 年的国际空间站早就超期服役,金属疲劳、漏气问题不断,已经定好 2030 年就要退役,坠入南太平洋 “航天器坟场”。 可他们寄予厚望的商业空间站,要么资金短缺,要么进度推迟,公理太空公司的空间站原本 2020 年就要发射,现在推到 2026 年,蓝色起源的 “轨道礁” 要到 2028 年才开始组装,能不能按时完工还不好说。 反观中国空间站,技术稳定、运行顺畅,等国际空间站一退役,天宫就成了近地轨道上唯一的大型载人空间站,到时候全世界的航天合作都得围着中国转,想上空间站就得学中文,这让一直当 “太空霸主” 的美国怎么能不急?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航天的追赶速度太快了。虽然航天专家龙乐豪院士说,中美整体差距还存在,但某些领域我们已经追上来了。 美国 1969 年就登月了,可我们 2030 年也能实现载人登月,长征十号系列已经完成系留点火试验,专门为登月铺路 美国的深空探测确实起步早,旅行者一号 1977 年发射,现在飞出了太阳系,但我们的嫦娥六号已经从月背取回样品,还拿了国际宇航联合会的世界航天奖,天问二号也在执行小行星采样任务,一步步向深空迈进。 以前美国总觉得能在航天领域卡中国的脖子,现在发现不仅卡不住,中国还越跑越快,自己的优势越来越小,这焦虑感能不爆棚吗? 看看美国现在的操作就知道他们多急了:NASA 一边喊着资金短缺,一边赶紧砸 21 亿美元资助商业空间站,生怕 2030 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美国在太空 “没地方落脚”;还有美国官员公开抱怨,说中国空间站不用英文 “不利于国际合作”,这话听着多可笑! 当年你们立法限制合作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国际合作?现在我们自己建好了空间站,用自己的语言,就说不利于合作,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说白了,就是看着中国掌握了太空话语权,心里不平衡、坐不住了。 其实美国的急,本质上是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的慌。过去几十年,美国在航天领域说一不二,制定规则、垄断技术,现在中国用实力证明,没有他们,我们照样能搞好航天,甚至能搞得更好。 十多年前,美国以为靠立法就能困住中国航天的脚步,没想到反而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现在,中国空间站用中文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已经站起来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能看别人脸色的国家。 美国的急,是自食其果的急,是霸权旁落的急,这股急火,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咽下去。而我们中国航天,只会沿着自己的路,稳稳当当往前走,用中文书写更多太空传奇,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0 阅读:40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