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血都快流干了,乌克兰才看明白一件事:那个口口声声要你命的“敌人”,伸手要的是你的地;而那些拍着胸脯帮你忙的“朋友”,张嘴要的是你的钱,还得连本带息。 三年的炮火轰得山河破碎,人也打麻木了,这会儿才算彻底从梦里醒过来。当初一门心思喊着要武器,觉得钱不重要,那些天天喊着支持的西方国家,个个都是真心实意的盟友,能帮着自己撑到最后。 现在回头看,那点念想早被现实砸得稀碎,所谓的 “帮忙”,不过是裹着糖衣的催命符。 哪有什么免费的援助,全是要记账的欠条。欧盟今天拨四十亿欧元,明天给四十一亿欧元,听着数字挺吓人,好像底气十足,可仔细一看全是贷款 。说是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来还,听着像是占了便宜,可这钱毕竟不是白来的,账明明白白记在乌克兰头上,利息一分都不会少。 七国集团凑了几百亿欧元的支持计划,看着是抱团取暖,本质上还是给乌克兰套上的债务枷锁,现在花的每一分,将来都得连本带利吐出来。 西方给的援助里,真金白银用于民生的少得可怜,大多都砸在了武器上。就说欧盟那笔四十亿欧元的贷款,一半直接指定了要用来买无人机,至于老百姓缺的粮食、过冬的燃料,能分到的份额少得可怜。 美国更直接,所谓的军事援助总额看着吓人,里面一大半根本没离开美国本土,要么用来更新自己的军备库存,要么给自家军事人员发津贴,真正到乌克兰手上的,不仅数量缩水,还全是要算高价的账。 那些标枪导弹、榴弹炮,按成本价算就不便宜,到了账单上还得加上技术转让费、服务费,硬生生把金额翻好几倍,再按年化 6% 的利息滚着走,用不了几年就成了天文数字。 这些 “朋友” 要的可不止是眼前的钱,更是往后几十年的命脉。乌克兰地下埋着的那些宝贝,早就被盯上了。 锂矿、稀土、钛矿,这些能造芯片、能做新能源电池、能搞军工的硬通货,价值几万亿美元,成了西方眼里的肥肉。美国直接摊牌,要拿资源换援助,不答应就断供,没得商量。 乌克兰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早就把好几处锂矿的开采权卖给了外国公司,连最大的钛矿企业都低价甩卖了,等于把自家的钱袋子拱手让人。 后来签的那些矿产协议更坑,表面说是美乌共同管理资源基金,实际上乌克兰得把未来自然资源收入的一半投进去,美国却连掏一分钱的承诺都没有。 等于说乌克兰自己出钱,雇美国公司来管自己的资源,重建怎么搞、钱怎么花,全是人家说了算,甚至想把资源卖给别人都不行,怕 “损害基金收入”。 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把自己绑在别人的利益链上,一辈子当提款机。 西方这帮 “朋友” 把算盘打得噼啪响,乌克兰不过是他们眼里的生意场和试验场。 美国的军工企业借着援助的名义,拿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股价蹭蹭往上涨,乌克兰战场成了他们测试新武器的免费场地,从无人机到电子战设备,全在这儿练手。 欧盟一边喊着支持,一边盯着乌克兰的资源,觉得从这儿拿锂矿成本低、运输近,还不用弄脏自己的地盘,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他们甚至想动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本金,用这笔钱给乌克兰放贷款,美其名曰 “让侵略者买单”,实则是把乌克兰拖进更深的债务坑,以后就算想翻身,都得看他们脸色。 现在乌克兰的外债已经快顶上天了,占 GDP 的九成多,未来十年重建还得要五千多亿美元,可实际到账的钱连零头都不够。那些 “朋友” 给的贷款,看着能解燃眉之急,实则是把绳索越勒越紧。 敌人要的是一块一块的土地,抢到手就划上边界,可这些 “朋友” 要的是源源不断的钱,从资源到税收,从现在到未来,一点都不会放过,连本带息,这辈子还不完可能还得传下一代。 打了三年才想明白,敌人的刀子明晃晃的,要的是看得见的地盘;可 “朋友” 的钩子藏在暗处,钓的是一辈子的身家。 当初要是早看透这点,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只是现在醒悟过来,血已经流得太多,坑也挖得太深了。 那些拍着胸脯的承诺,早成了最讽刺的笑话,所谓的 “支持”,不过是一场披着道义外衣的掠夺,比直接抢地更狠,更让人喘不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