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母亲病危,医院已下病危通知书,女儿哭着问母亲说:妈,趁你还有口气,我想问您

超凡纪实录 2025-11-14 18:06:40

泪奔,母亲病危,医院已下病危通知书,女儿哭着问母亲说:妈,趁你还有口气,我想问您一下,这氧气拔不拔,医生说让咱回家,母亲说:在等两天吧! 58岁的张桂兰(化名)躺在ICU病床上已经半个月了。肺部功能彻底衰竭,呼吸机成了维持生命的唯一依靠。医生拿着最新的检查报告,脸色凝重地找到她的女儿李敏(化名)。 “治愈概率低于1%,现在的治疗只是延缓过程,老人其实很痛苦。”医生的话像冰锥扎进李敏心里,“建议停止侵入性治疗,接回家安宁离世,让她少受点罪。” 李敏靠在走廊墙壁上,眼泪止不住地流。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把她拉扯大,吃了多少苦只有她们娘俩知道。现在让她放弃,她做不到;可看着母亲浑身插满管子的模样,她又心疼得发抖。这个选择题,怎么选都是错。 连续三天,李敏守在病床前,看着母亲艰难地呼吸。护士换药时说的话点醒了她:“老人意识还清楚,或许她有自己的想法。”李敏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忽略了最关键的人? 那天下午,李敏把病房里的其他人都请了出去。她搬来凳子坐在床边,轻轻擦掉母亲眼角的分泌物,握紧那双曾经为她洗衣做饭的手。 “妈,医生说……说你现在很辛苦。”李敏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要是累了,咱就不遭这罪了好不好?我听你的,你说拔不拔氧气,咱都听你的。” 母亲的眼珠动了动,艰难地转向女儿。她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声响,像是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李敏赶紧把耳朵凑过去,生怕错过一个字。 “再……再等两天……”三个字,母亲说得断断续续,却异常清晰。说完,她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闭上眼睛喘着粗气,但紧紧攥着女儿的手没有松开。 李敏瞬间泪崩。她原本以为母亲会说想活下去,或是不想再受苦,没想到是这样一句“再等两天”。这两天里,母亲到底在等什么? 李敏没敢多问,只是轻轻拍着母亲的手说:“好,咱等,我陪着你等。”她给远在外地的表哥打了个电话,表哥是母亲最疼的外甥,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来得及回来。 第二天中午,表哥火急火燎地赶到病房。看到病床上的姨妈,他“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姨妈,我回来了,我来晚了!” 奇迹般的,母亲听到声音睁开了眼。她看着表哥,嘴角微微上扬,含糊地说:“回来……就好……”那天下午,母亲精神好了些,李敏给她喂了点温水,她还轻轻点了点头。 第三天清晨,母亲在睡梦中停止了呼吸。临终前,她的手一直握着李敏,脸上没有痛苦,反而带着一丝释然。李敏这才明白,母亲等的不是医学奇迹,是和最疼的外甥见最后一面。 整理母亲遗物时,李敏发现了一个旧存折。里面夹着一张纸条,是母亲生病前写的:“我走后,把钱给小敏,她日子不容易。”李敏抱着存折,哭了整整一个下午。 李敏把母亲的故事发在朋友圈,没想到被网友转发后火了。短短一天,评论就超过了上万条,很多人都看哭了。 有网友说:“我妈走的时候也是这样,等我弟弟从部队回来才闭眼,母亲的牵挂从来都藏在心里。”还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去年我爸病危,就等我妹妹高考结束,这就是母爱啊。” 也有不同的声音:“明知没希望还拖延,不是让老人更痛苦吗?”这话一出,立刻引发了争论。但更多人反驳:“你没经历过就别乱说,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让老人安心离开。” 现在每次想起母亲,李敏不再只有难过。她记得母亲说“再等两天”时的眼神,记得母亲见到表哥时的微笑,记得最后那两天母女俩无声的陪伴。 那些时光,成了她最珍贵的回忆。她常常想,如果当时没问母亲的意见,直接同意拔管,她这辈子都会活在愧疚里。是母亲的坚持,也是她的尊重,让这场告别没有遗憾。

0 阅读:1091

评论列表

南山滴翠

南山滴翠

3
2025-11-15 02:23

心愿了,方冥目!

超凡纪实录

超凡纪实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