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到,特朗普又改口风了!当地时间11月11日,其在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抱怨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14 17:43:38

24小时不到,特朗普又改口风了!当地时间11月11日,其在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抱怨美国缺乏导弹制造工人——“不能简单地说,国家投资100亿美元建造一家工厂,然后从失业五年之久的人中招募一些人,他们就能开始制造导弹。事情不是这样的。”   24小时不到,特朗普的嘴就跟装了个旋转门似的,上一秒还在福克斯新闻的演播室里硬气十足,下一秒就对着同一拨记者诉起了苦,这反转快得让人差点跟不上节奏。   当地时间11月10号,他坐在镜头前,说起中美关系时那叫一个胸有成竹,话里话外都透着“实力才是硬道理”的劲儿:“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很好,但你们得记住,想跟他们处好,唯一的办法就是手里有硬家伙。”   说到激动处,他还特意前倾身子,压低声音营造神秘感:“他们有很多导弹,这点我承认,但我们也有很多,多得能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可不想跟我们真刀真枪地干。”   这话听着挺唬人,不知道的还真以为美国导弹库里堆得像小山似的,底气足得很。   可谁能想到,才过了一天,11月11号再上同一个节目,特朗普的精气神儿就全没了。刚才还吹的导弹优势,这会儿直接变成了挠头的难题,对着主持人大倒苦水:“你们可别想得太简单了,不是说国家掏出100亿美元建个工厂,然后从街上拉一批失业五年的人,他们就能立马造导弹的。   这事儿根本不是这么办的!”他皱着眉摆手的样子,和前一天的自信形成了鲜明对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儿是随口抱怨,分明是美国导弹工业的老底儿快藏不住了。   其实特朗普前一天说的话,也不算全是吹牛,他说“以实力为基础和中国打交道”,这话倒是没毛病,可他嘴硬说“美国也有很多导弹”,就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了。   中国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早都实战化部署好几年了,能在大气层边缘滑翔还能变轨,美国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而美国呢,折腾了好几年的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试射了好几次都失败了,要么没飞起来,要么中途掉了,直到现在都没能稳定量产,更别说部署了。     美国的反导系统更是个老大难问题,号称全世界最先进的“萨德”系统,看着挺唬人,之前在以色列拦过一次胡塞武装的导弹,就吹上了天,可后来再也没敢用它拦过同类目标。   为啥?因为它根本拦不住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自己都承认,老款“萨德”的雷达只能看200公里,拦不住就没机会补拦,而且火箭燃料耗尽后机动性太差,碰到能变轨的导弹就是个活靶子。   现在搞的“萨德-6”升级版,喊了好几年了,连个实物样品都没公开过,外界都猜是技术卡住了。反观中国,不光有能打出去的高超音速导弹,反导系统也早形成了体系,攻防两端都硬气,这可不是美国能比的。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他抱怨的工人问题,这其实是美国军工产能的致命伤。造导弹不是拧螺丝,得是懂精密加工、材料科学的技术工人,可美国现在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个,老工人退休后就断了档。   反观中国,早就把产业链理顺了,从特种钢材到精密电子元件,全都是自主生产,生产线也实现了智能化,工人经过系统培训就能上岗,量产能力根本不是美国能比的。   就说反舰弹道导弹,中国的东风-21D、东风-26都形成了战斗力,能打四千公里外的航母,而且成本只有美国拦截弹的五分之一,真要是比量产,美国根本耗不起。   美国现在想急着补短板,2025财年给中程导弹拨了6亿美元扩产,可生产线都是冷战时期的老底子,想升级都没那么容易,光建个新工厂就得好几年,等建好了,中国的技术又领先一截了。   特朗普之所以24小时就改口,说白了就是心里门儿清,美国的导弹优势早就成了过去式。前一天吹牛皮,是想在选民面前装强硬,毕竟要竞选,得显得有底气;可转过天就诉苦,也是怕真没人当回事,万一真要扩产,工人问题解决不了就是白搭。   他自己也清楚,中国现在不光导弹技术领先,战略布局也到位了,东风-26能覆盖关岛,东风-27据说能打到第三岛链,368个加固发射井组成的“地下长城”根本打不透,美国在第一岛链建的那些导弹基地,全在中国导弹的覆盖范围内,真要是较劲,美国根本没胜算。   当然,咱们也得客观说,美国毕竟是军事强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导弹库存还是不少的。但关键问题是,中国在技术和产能上已经形成了代差,美国想追上来没那么容易。   特朗普的改口,其实就是戳破了美国导弹工业的泡沫——表面上还能吹吹牛,实际上里子早就空了。从硬气十足到诉苦工人短缺,这24小时的反转,与其说是特朗普嘴瓢,不如说是美国军事霸权衰落的真实写照。   毕竟导弹这东西,不是靠嘴说有就有的,得有能造的工人、能产的生产线、能领先的技术,这些恰恰是现在的美国最缺的,而这些,中国早就稳稳抓在手里了。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