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客户怕再被荷兰坑,想了一招:自己去找中国工厂谈封装”】 荷兰政府强占中资半导体企业,随即芯片“断供”危机蔓延全球。中方予以出口豁免后,欧洲汽车行业仍深感不安,因为他们察觉安世位于欧洲的分公司拒绝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据路透社11月13日消息,两名知情人士称,安世半导体的欧洲客户们正与该公司合作,寻找一种变通方法,以绕过其欧洲部门与其中国工厂之间的争端。据透露,他们将此计划称作“临时补丁”,即直接从欧洲工厂购买硅晶圆,自己运往中国,并与中国工厂签订合同进行最终封装。报道称,安世半导体及其母公司闻泰科技暂未就上述报道置评。安世生产低利润的基础芯片,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系统,控制从照明和安全气囊系统到车锁和车窗等设备。安世在英国、荷兰和德国生产晶圆,后送往中国子公司进行封装,然后再出口。但据欧洲汽车行业官员此前透露,安世(荷兰)仍没有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报道称,这一变通之法并非永久解决方案,但提供了一个临时补丁,可能缓解汽车市场的部分压力,因为芯片短缺已影响了一些汽车和零部件的生产。该方法几乎将安世(欧洲)和安世(中国)视为两个独立的生产和封装公司,并分别获得报酬。一名安世产品分销商的消息人士表示:“很多公司目前正在谈判,有些公司已经开始从安世(欧洲)购买晶圆并提供给安世(中国),以获得专属生产。”目前尚无法确定哪些客户正在讨论这一变通方法,或是否已有客户开始实施。据悉,使用安世芯片的企业包括德国大众汽车、德国博世、德国大陆集团子公司Aumovio,以及日本本田汽车等。还有一名消息人士称,这些大客户们将此计划视为“短期补丁”,同时也在考虑其他选择。其他潜在的变通方案使用安森美(Onsemi)、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等其他企业生产的类似芯片。与此同时,安世(中国)正寻求用中国制造的晶圆替换欧洲晶圆。据英国《金融时报》12日报道,一名欧盟官员称,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的供应预计可维持到12月初至中旬,虽然当前情况仍不稳定,但安世(中国)正在尝试寻找替代晶圆来源。为避免大规模供应链中断,中国工厂还可能放缓生产速度。香港《南华早报》月初曾报道称,安世(中国)有望为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的客户交付产品。一份报告显示,包括无锡新洁能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中国晶圆厂,都能够向总部位于东莞的安世中国供应晶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