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鱼类一定要戴手套!一大爷感染后7天离世,死亡率近100%,大部分人都在

昌勇下 2025-11-14 16:22:56

处理鱼类一定要戴手套!一大爷感染后 7 天离世,死亡率近 100%,大部分人都在犯 浙江一位六旬大爷处理海鱼时,手指被鱼鳞划破个小口子。 他没当回事,哪料三天后伤口红肿流脓,浑身发热打寒颤。 送医时已经出现感染性休克,短短七天就撒手人寰。 这可不是江湖传闻,而是 2023 年浙江省疾控中心通报的真实案例。 背后的元凶,正是创伤弧菌这个隐形杀手。 很多人觉得处理鱼虾划破手是家常便饭,用清水冲冲就行。 殊不知这小小的伤口,可能就是死神的敲门砖。 创伤弧菌多藏在海鱼、海虾、贝类等海鲜里,尤其是夏季高温天,繁殖速度堪比坐了火箭。 它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后,就像闯进无人之境的敌军,短短 12 到 24 小时就能掀起腥风血雨。 中医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伤口就是正气外泄的缺口。 此时湿热毒邪趁虚而入,迅速蔓延全身,形成 “急黄” 之症,这和现代医学说的败血症、多器官衰竭异曲同工。 更吓人的是,创伤弧菌感染的死亡率高达 50% 到 70% ,重症患者死亡率近乎 100%。 2022 年广东就有 11 人感染,6 人死亡;2021 年山东一渔民被螃蟹夹伤,短短两天就因多器官衰竭去世。 这些案例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警钟。 为啥这细菌这么凶猛?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它能分泌多种毒素,破坏人体血管和组织,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 中医看来,这就是 “热毒炽盛”“瘀血阻滞”,正邪交战过于猛烈,反而灼伤脏腑。 尤其是本身有肝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像城墙不坚固的城池,更容易被攻破。 很多人有个致命误区,觉得只有海鱼才带菌。 其实淡水鱼也可能携带类似致病菌,比如江河里的鲤鱼、草鱼,身上可能藏着 Aeromonas 属细菌,同样能引发严重感染。 处理时只要手上有伤口,哪怕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破损,都可能中招。 还有人喜欢用嘴咬开鱼胆、用牙撕鱼线,这操作简直是把病毒往嘴里送。 口腔黏膜有任何破损,细菌都能长驱直入。 中医常说 “病从口入,邪从皮侵”,这老祖宗的智慧,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想要避开这个夺命陷阱,其实不难。 处理海鲜时,必须戴手套,这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 不管手上有没有伤口,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次性手套或者橡胶手套都行,千万别嫌麻烦。 要是不小心被划伤,第一时间用流动的清水加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冲 15 分钟。 然后用碘伏消毒,保持伤口干燥透气,别用手去抠或者挤压。 中医讲 “治未病”,预防永远比补救重要。 处理完海鲜后,一定要彻底洗手,别马上摸眼睛、鼻子、嘴巴这些敏感部位。 夏季高温天,尽量别吃生腌海鲜,也别买不新鲜的鱼虾。 本身有基础病的人群,最好少直接接触生海鲜,实在要处理,务必做好防护。 说到底,这创伤弧菌虽凶,却也不是无懈可击。 只要记住 “戴手套、慎伤口、勤消毒” 这九字真言,就能大概率避开风险。 别觉得小伤口无所谓,生命面前,再小的细节也不能马虎。 处理鱼类戴手套,不是矫情,而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愿大家都能守住健康防线,远离这隐形杀手。

0 阅读:38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