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研 3D 打印发动机完成首次飞行,这意味着什么?其应用前景如何? 记者今天从中国航发集团获悉,由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涡喷发动机,圆满完成首次单发飞行试验,标志着3D打印发动机在工程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本次飞行试验持续30分钟,飞行高度达6000米。 该款发动机,超过四分之三重量的零件,均采用3D打印制造,大幅减少了零件数量,实现了轻量化、高性能的设计目标,为下步更高高度与速度飞行打下坚实基础。 ------------------------------------ 在我个人看来是个挺有分量的新闻。 这种全3D打印制造技术目前看来还只能用于简化、小型的发动机,难以在载人的主力战机上应用。但是在未来战争趋向武器装备无人化、小型化的势头下,这种轻便简易易于生产的发动机在无人机、巡飞弹上的应用前景应该说是十分广阔的。 目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是个十分繁琐的事,大量用到比较精细的切削加工,去除量大、工时长,涡轮部件上还有废品率高等问题。 现在就是不知道目前的3D打印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部件数量减少,节省装配的工时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加工方面不知道和整体叶盘铸造相比如何。如果真的相对于传统的加工工艺真的可以整体上显著缩短工时、降低成本,那么即使只能用于微发小发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毕竟在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导弹这种东西应该会是像炮弹一样极大量消耗的耗材,而战争中双方竞争的一大方面就是爆产能的能力。如果这个瓶颈可以被明显优化,可以在未来战争取得不小的优势。况且从新闻中看来,目前这个飞行性能对攻击无人机或自杀无人机来说也挺够用的了。 不过目前未知的还是3D打印到底能否缩短加工工时,能缩短多少。这就只有对金属增材制造有更多了解的人才能回答了,我就不瞎猜了。相信随着这方面技术成熟,会越来越好的吧。过去一般来讲金属3D打印只用于结构框架之类的形状复杂但强度冗余较多的冷部件中,对标的是传统的普通铸造。目前看来在简易小发上的热端部件、旋转部件这种地方也可以实用了。相信技术是会不断进步的!
我国自研3D打印发动机完成首次飞行,这意味着什么?其应用前景如何? 记者今天
航空解密
2025-11-14 15:53: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