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孩子领奖的全红婵,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松弛的运动员了吧! (阅读前请

柳淮蕊 2025-11-14 15:38:34

抱着孩子领奖的全红婵,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松弛的运动员了吧!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18岁的小姑娘刚在女子双人10米台拿下冠军,隔天又陪着师兄谢思埸登领奖台,怀里还托着师兄三个月大的娃,一手护腰臀、一手托头颈的姿势比跳水动作还标准,小家伙乖乖巧巧的,她自己笑得眉眼弯弯,这哪是赛场夺金的运动员,分明是邻家帮忙带娃的“红姨”。 央视体育当天就发了动态,那句“赛场上精准跳台,赛场下温柔哄娃”的评价,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这松弛可不是装出来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坦然,比拿十块金牌都让人动容。 要想做到全妹这份松弛,首先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底气,不是没压力,是扛住压力还能保持本真。 就在抱娃领奖前一天,她刚带伤比完双人赛,胫骨和踝关节的伤还没好利索,训练后得敷冰才能缓解,赛后采访时她坦言“跳水的时候脚一直有点痛”,眼神里有遗憾却没半点抱怨,只说“能完整坚持下来就很棒” 。 谁都知道她这半年有多难,青春期半年长高5厘米,体重跟着涨,肌肉记忆全乱了,为了控体型戒掉爱吃的零食甜点,训练量加了30%,每天泡在跳水池里重构动作,网络上还一堆人盯着她的身形说“胖了”“状态下滑” 。 换别人早被这些声音压垮了,可全红婵偏不,该练的练,该笑的笑,师兄把娃递过来就稳稳接住,领奖时该开心就开心,这种“不被外界杂音裹挟”的定力,才是松弛感的来源。 这松弛更是“被爱滋养”的自然流露,而且身后还得有靠得住的人和氛围。 她跟师兄谢思埸的缘分特妙,同一天生日,同属广东队,师从同一个教练何威仪,谢思埸比她大11岁,早把她当亲妹妹疼。 东京奥运会前她压力大到哭,师兄默默买冰淇淋哄她;这次复出参赛,师兄全家都来现场助威,孩子刚三个月就放心让她抱,这份信任可不是一天两天攒的。 教练何威仪也从没把她往“金牌机器”上逼,知道她带伤训练,没催着出成绩,反倒常说“别硬撑” 。 队里的氛围同样温暖,以前她跟在师兄师姐身后怯生生提问,现在新搭档王伟莹没信心,她会主动拍着肩膀鼓励“就差一点点感觉”,陪人分析动作视频。 在这样的环境里待着,不用时刻紧绷着“必须赢”的弦,自然能长出松弛的性子,毕竟知道就算输了也有人兜底,赢了也有人真心为你高兴。 最难得的是,这松弛里没有半分“名气包袱”,红得发紫却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王”。 前一天拿冠军,观众给她扔“娃娃雨”,毛绒玩偶堆得比头还高,她满场跑着捡,还调皮吐槽“捡不完啦” ;隔天就切换成“带娃模式”,抱着师兄的娃哼儿歌,手指挠着宝宝脚心逗得人咯咯笑。 央视以前叫她“小红娃”,现在改口喊“红姨”,两字之差藏着她的成长,可那份纯粹从没变。 换别的年轻运动员,成名后早被经纪人、商业活动围着转,哪有心思帮师兄带娃? 可全红婵不,8月师兄家添丁,她第一时间去探望,还在社交平台晒合照,直言“早就准备好抱娃了” 。 她眼里没有“奥运冠军”的光环,只有“好好跳水”、“好好待人”的实在,这种不把自己当“大人物”的清醒,才让她活得格外松弛。 有人说这松弛是“天赋”,其实是看透了“输赢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 她不是不在乎成绩,不然不会加练30%对抗青春期发育;但她更明白,跳水是热爱不是枷锁,冠军是结果不是全部 。 就像陈芋汐早说过的,全红婵明明年纪小,却总像姐姐一样陪人加练,说“没关系,再试一次” 。 这份通透让她在赛场上能沉住气,跳砸了不慌,跳好了不飘;在赛场下能放得开,抱娃领奖不觉得“失身份”,捡娃娃不觉得“没架子” 。 反观有些运动员,赢了就飘,输了就崩,被名利和输赢捆得死死的,哪还有心思感受这些温情。 全红婵的松弛,恰恰是对“唯金牌论”的最好回应,真正的强者,既能在赛场拼尽全力,也能在生活里舒展自在。 这么看来,全红婵的松弛是“双向奔赴”的结果:她自己够坚韧,扛得住伤病和流言;身边人够温暖,给得起信任和支撑;心里够纯粹,分得清轻重和主次。 11月12日央媒还在为她发声,肯定她“带伤参赛的坚持”,这份来自外界的理解,又反过来滋养了她的松弛 。 现在再看领奖台上抱娃的画面,突然就懂了:这哪是“最松弛的运动员”,这是最真实的人——有拼劲,有温情,有成长,不被标签绑架,不为虚名所累。 18岁的全红婵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强大不是“时刻紧绷”,而是“张弛有度”;真正的成功不是“赢尽一切”,而是“活得通透”。 她抱着娃笑的那一刻,比任何完美入水都动人,因为那里面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真诚,对输赢的坦然。 这才是运动员该有的样子,也是一个人最好的样子——松弛而坚定,纯粹而强大。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