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目前的困难:遇到了俄罗斯光纤无人机。 光纤无人机就是有线无人机,可别小看这根“线”,恰恰是它把乌克兰折腾得够呛,之前俄乌战场早成了电子战的角斗场,美欧援助的干扰设备能轻松掐断无线无人机信号,俄军曾一度被搞得没脾气。 但俄罗斯人不走寻常路,既然无线靠不住,干脆拖根光纤上天,这下轮到乌克兰傻眼了——电磁波能干扰信号,却没法对付物理存在的光纤,百万美元的电子战系统瞬间成了摆设。 而且,这玩意儿的抗干扰能力可不是吹的,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统计过,传统无线无人机在战场的任务失败率高达75%~90%,但光纤无人机完全不吃这一套,2025年初库尔斯克战役里,乌军摆开密集的电子干扰阵,把俄军无线无人机全挡在外面,结果俄军换了光纤款,拖着18公里长的线缆直奔目标,精准敲掉3辆坦克,顺带切断了乌军的后勤通道,更气人的是它还能实时回传高清画面,顿巴斯巷战里,AI系统3秒就能识别目标,乌克兰士兵藏在建筑里都不安全。 俄军现在已经把这玩意儿玩得很溜,光是公开型号就有好几种,诺夫哥罗德王子汪达尔无人机能挂RPG火箭弹,专打弹药库;食人鱼-10更狠,自重不到2公斤却能掀翻M1A1坦克;椋鸟无人机速度能到150公里/小时,2025年3月在库尔斯克搞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配合炮兵把乌军防线撕得稀烂,自2025年初大规模部署以来,乌军数十套重型装备被砸毁,战场态势肉眼可见地逆转,之前靠无人机占便宜的乌克兰,现在反倒天天被无人机盯着打。 乌克兰不是没试过反制,但办法实在有点拿不出手,先进防空导弹打这种单价五千美元的小东西太亏,高射炮又跟不上它的速度,后来想出个歪招,靠法国、丹麦渔民捐的渔网拦截,赫尔松前线还真用拖网缠住过3架,可几百吨渔网摊到数百公里战线,跟筛子没区别,俄军绕着走就行,更要命的是这办法太娇气,雨天大风天渔网一破就得换,本就紧张的后勤更雪上加霜,之前乌克兰科学家早想到过光纤无人机,却嫌光纤贵没搞,现在被俄军抢了先,这波操作简直是给自己挖坑。 说穿了,这就是场低成本创新吊打高成本迷信的戏码,美欧花数百万美元造的电子战系统,被俄罗斯几千块的“有线低成本无人机”轻松破解,乌克兰捧着西方援助的金饭碗,却对付不了一根细光纤,说起来都有点滑稽,当然光纤无人机不是没缺点,飞行距离受线缆限制,还怕灌木丛勾断线路,零下20度就得脆化,但架不住它找对了乌克兰的命门,过度依赖无线通信和外部援助,自己没能力快速搞出针对性技术。 现在压力全给到了乌克兰和美欧的科研团队,是搞切光纤的微型无人机,还是用激光烧线缆?暂时没人能给出答案。 但眼下的现实是,乌克兰前线的士兵还得盯着天上,既要防导弹又要防拖着“尾巴”的无人机,连渔民的渔网都成了救命稻草,这场博弈早证明了,现代战争不是比谁的装备更花哨,而是比谁更能戳中对手的软肋,俄罗斯用一根光纤撕开了缺口,乌克兰要是找不到破局的法子,这麻烦恐怕还得持续好一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