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豫剧剧目《花木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样一句唱词,可以说是几乎每一个河南人都会的。上到八十岁老翁,下到三岁儿童,只要提起唱戏、提起豫剧,脱口而出的第一句,一定是《花木兰》里面的这一句。 《花木兰》由剧作家陈宪章和王景中改编自《木兰从军》,主唱为豫剧大师常香玉,是1951年常香玉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进行义演时的主要剧目。1956年,《花木兰》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豫剧电影,由导演刘国权、张新实联合执导,常香玉、赵义庭、吴碧波、马天德、汤兰香等领衔主演。 剧目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木兰替父从军,在与敌军交战时,因解救了贺元帅而得到赏识,身经百战后晋升为将军。面对奖赏,木兰却只求一匹千里马回乡探亲。回到家乡,花木兰脱去战袍换上女儿装,将自己替父从军报效祖国的事实禀告贺元帅。元帅知道真相后赞赏她是一位巾帼。从此,她的故事广为传颂、流芳百世。 常香玉是河南豫剧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她在河南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是戏曲界的花木兰。常香玉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唱腔独具特色,更是有着对每一个戏曲角色的深刻理解,从而使得其表演生动形象、动人心弦。在《谁说女子不如男》中,常香玉饰演的花木兰唱腔高亢激昂,声音坚定有力量,表达出自己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果敢;而当她在战场上遇到困难时,唱腔则变得沉重和悲伤。这样适时的唱腔变化,不仅仅是出于常香玉高超的演唱技巧,更是因为她对于花木兰这个人物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此外,剧目中的音乐节奏感强烈,也能够很好地配合剧情的发展。当花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音乐激昂、节奏快速;而当她凯旋时,音乐则变得缓慢而庄重。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各种艺术形式在这里融合发展。豫剧就是在吸收了京剧、昆曲等其他剧种的优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在明末清初形、清朝中后兴盛、民国时期发展繁荣。在这三个阶段中,豫剧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和剧目,除了前文提到的常香玉、《花木兰》,还有马金兰以及《杨门女将》等经典剧目。 在二十余年的成长过程中,“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词一直烙印在我心中。从听不懂含义只哼旋律的孩童时期,到逐渐学会独立思考的青春年少,《花木兰》一直如春雨般无声滋润着我的心田,激励着我努力向前,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域并为之奋斗,成为像花木兰、常香玉那般优秀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