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消息 2025年11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在顿涅茨克的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瓦解了乌军多次解围行动,而乌克兰军方则表示他们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稳定了防线并击退了俄军进攻,还用自家生产的导弹打击了俄军目标。 这场罗生门背后的真相是红军城作为顿巴斯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实在太关键了,谁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掐住了对方的后勤命脉,所以双方都在这里投入重兵拼得你死我活。 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握着H15公路、M04高速和两条铁路干线,每日能转运200节以上货运列车,乌军东线70%的弹药燃料都得从这过。 俄军在这一方向砸了17万兵力,是巴赫穆特战役后最大规模攻势。乌军巅峰时投入6万兵力,如今只剩5000余人被困城中。 截至11月10日,俄军已控制红军城85%区域,乌军被压缩在城北零星地带,最后一条陆路补给线也被切断。 库皮扬斯克那边打得同样激烈,俄军控制了奥斯科尔河渡口,清剿西部乌军,东部预计5天内就能全面控制,不少乌军士兵选择投降或逃离。 乌军退守米尔诺格勒后,靠着苏联时期的煤矿隧道网络周旋,隧道里有临时医院和物资储备,成了难啃的地下堡垒。 双方战报对着干是常态,本质是认知战。俄军说清剿残余乌军,乌军说守住关键阵地,都是为了稳住士气、争取外援。 11月12日夜间,乌军真的用自产“火烈鸟”导弹发力,击中了克里米亚油库、扎波罗热俄军指挥部,还突袭了奥廖尔热电厂。 前线的残酷远超战报,乌军第47机械化旅发起10次反冲锋全败,伤亡超2300人,800余名残兵因弹尽粮绝投降。 城里平民更惨,战前6万居民只剩1200人滞留,医疗资源耗尽,连基本的清创手术都没法开展,伤兵感染坏疽的情况频发。 俄军没硬闯地下工事,改用FAB-3000超重型炸弹远程打击,40公里外投放精度误差不超10米,炸毁不少乌军地下指挥所。 乌军虽有北约电子战系统支援,但兵力缺口超4万,155毫米炮弹库存仅够3天使用,装备缺弹成了大难题。 谁拿下红军城都能掌握主动权,俄军能打通补给线迂回夹击,乌军丢城则可能引发西部防线连锁崩盘。 现在战局还没定,俄军控着大部分城区,乌军依托隧道仍在抵抗,这场拉锯战本质是双方资源和意志的硬耗。 红军城的争夺早不只是一城得失,背后连着欧美援助和地缘博弈,它的归属会直接影响整个东线战局走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顿涅茨克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