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不必崇拜任何人,有头有脸的大多是坏人。他们不坏,出不了名发不了财;纯粹

见文侃史 2025-11-14 11:55:42

易中天:“不必崇拜任何人,有头有脸的大多是坏人。他们不坏,出不了名发不了财;纯粹的好人,很难出人头地。” 往上数三代,谁家祖上不是农民;一天三顿饭,谁离得开粮食;往前看三年,谁家没遇过病人。 才高别自夸,位高别自傲。路窄时留一步,味浓时让三分。谁也别把谁看扁,谁家的日子都有难言之隐;谁也别笑话谁,谁家都有解不开的愁。 天不会一直下雨,人不会一辈子贫穷。穷不长脚,富不扎根。富买不来太阳不落,穷未必换不来未来江山。 老百姓关心的,从不是俄乌战争的输赢,不是乡村振兴的口号,更不是民俗传承的形式。农民最在意的,就三件事:住房能安身,看病不掏空,孩子能读书。 没饭吃时,喊农民爷爷;有饭吃时,叫农民伯伯;吃饱了,称农民兄弟;吃撑了,改口农民工;全家都富足了,就叫农民穷人。 王朔说得扎心:“你要小心这世上的坏人,他们都憋着劲教你学好,然后好由着他们使坏。” 农民从不要虚无的赞美,他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是能改善的生计。要是种地能发财,谁愿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要是务农能致富,谁愿抛妻舍子忍受孤独? 要是付出能换来对等回报,谁不想守着家人享天伦之乐?要是家门口能看病读书,谁愿挤入城市,最后落得 “回不去故乡,留不下城市” 的两难? 如今的农村,村无烟火只剩房,地里长草不产粮。儿时玩伴各奔东西,漂泊他乡忍饥挨饿。十里八村田地荒,青壮年全离了乡。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村里只剩老弱病残守着空院。 易中天直言:“你让农民感什么恩?命是爹妈给的,钱是起早摸黑挣的,书是真金白银读的,房子是东拼西凑买的,病是砸锅卖铁看的。” 别被道德绑架困住。别人说你自私,是没占到你便宜;说你不懂事,是你没听他的话;说你脾气不好,是你没顺着他的意。 《道德经》讲:“圣人之道,为不争。” 为了所谓道义做违心的事,本就背离初心。要小心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人,越烂的人,越爱用道德绑架别人。 感恩本就是伪命题,说白了就是披着外衣的索取。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而所有看似利他的行为,本质都是为了利己。 《商君书》里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害者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者有朴,必削。” 意思很直白:百姓贫穷才会看重奖赏,百姓卑微才会敬畏官员。农民没什么话语权,只能跟着政策走。功利的社会里,一边吸着农民的血,一边又厌弃着农民。 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不是真的重视农民,而是农业能把人绑在土地上,方便管理。劳作磨掉棱角,让人温顺可控,这才是核心目的。 除了民,就是官。官来自于民,却又与民对立。官只对权力来源负责,搜刮民财讨好上峰。国家兴盛时,他们是敛财工具;国运衰败时,他们就是殉葬的棋子。 宇文化及道破官场玄机:“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 官商这类角色,国运向上时能发家致富,国运向下时,不过是养肥待宰的猪。 《管子・轻重篇》说得明白:“谷重万物轻,谷轻万物重。” 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要是闹了粮食危机,最终只会天下大乱。 有人说:“天下兴盛,匹夫没份;天下危急,匹夫有责。” 太平盛世时,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国难当头时,天下才轮到老百姓扛。 没饭吃时,敬农民为爷爷;有饭吃时,称农民为伯伯;吃饱喝足后,叫农民兄弟;衣食无忧了,就喊农民工。这不是尊重,是按自身需求划分的等级。 真正的智慧,从不是盲目努力,而是看清本质后顺势而为。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无数人用经历换来的真相,能帮你少踩坑、早开窍,在残酷的现实里活出自尊与底气。

0 阅读:0
见文侃史

见文侃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