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

鉴清评趣 2025-11-14 11:08:12

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设备而付出巨大代价,以前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钱,好不容易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结果被老美逼迫拆除,还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或爱立信的通信设备,这笔钱由德国纳税人提供。 2019年,彼时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向其出售关键技术。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旋即展开全球游说,要求盟友国家将华为设备排除在5G网络建设之外。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其电信市场60%的基站设备由华为提供,这种深度绑定让德国政府陷入两难——拒绝美国要求可能面临贸易制裁,接受则意味着颠覆已建成的通信网络。 2020年德国联邦内政部发布的《通信安全法》草案,成为这场博弈的转折点。该法案要求运营商对核心网络设备进行安全认证,但未明确点名特定企业。 这种模糊表述引发美国强烈不满,时任美国驻德大使格雷内尔公开警告:"选择不可信供应商将危及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同年10月,德国联邦网络局突然要求运营商在2026年前移除核心网中的华为设备,2029年前完成接入网替换。 真正执行时,德国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技术陷阱"。德国电信工程师的测算显示,拆除现有华为设备需要同时建设冗余网络,否则将导致40%的基站瘫痪。 更棘手的是替代方案的成本:诺基亚提供的5G核心网设备报价是华为的2.3倍,爱立信的接入网设备单价高出18%。这种价格差异在德国电信的采购清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原本10亿欧元的设备更新预算,最终膨胀至165亿欧元。 英国的遭遇更具警示意义。2020年约翰逊政府宣布禁用华为后,英国电信公司被迫在18个月内拆除3000个华为基站。 这个过程中,伦敦地铁5G覆盖进度推迟两年,农村地区出现持续三个月的网络断层。英国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拆换设备导致纳税人额外承担19亿英镑成本,而新建网络的实际下载速度仅提升12%。 德国工业界对此怨声载道。巴斯夫集团在路德维希港的智能工厂,依赖5G网络实现毫秒级设备协同,拆换设备期间生产线效率下降27%。 大众汽车位于沃尔夫斯堡的"黑灯工厂",因网络中断导致价值4000万欧元的机器人集群停摆三天。这些案例暴露出强行拆换设备对实体经济的连锁冲击。 技术层面的困境同样显著。诺基亚的核心网设备采用分布式架构,与德国现有网络的集中式系统存在兼容性问题。 柏林工业大学测试显示,替换后的网络时延增加35%,这对于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应用场景构成致命缺陷。更讽刺的是,德国铁路公司仍在使用华为提供的铁路专用通信系统,因为替代方案无法满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严苛要求。 这场技术博弈的代价正在转嫁给普通民众。德国电信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63%的用户注意到家庭宽带费用上涨,其中15%的用户月费增加超过10欧元。 慕尼黑市民施耐德在社交媒体吐槽:"政府说这是为了安全,但我的手机流量费却涨了,网络反而更卡了。" 当德国政府最终敲定与诺基亚、爱立信的采购合同时,这场持续五年的博弈似乎画上句号。但165亿欧元的账单、推迟三年的5G全覆盖目标、以及实体经济的隐性损失,都在提醒着世界:在科技全球化时代,人为制造的技术割裂,最终买单的往往是普通消费者。 这场由政治因素驱动的设备拆换,究竟是维护了国家安全,还是沦为了地缘博弈的牺牲品?或许只有当德国纳税人看到下个月的通信账单时,才会真正明白这场技术博弈的代价。

0 阅读:39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