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防长无端抹黑中国。 联合早报11月13日报道:“芬兰国防部长哈卡宁说,中国大力资助俄罗斯参与俄乌战争,提升了对欧洲的安全威胁,也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构成挑战。” 芬兰国防部长哈卡宁这话纯属睁眼说瞎话,没任何实质性证据就给中国扣上“大力资助俄罗斯”的帽子,既违背客观事实,又显得格外刻意。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多年,国际社会谁都清楚中国的中立立场,哈卡宁偏偏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抹黑,背后的心思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咱先掰扯掰扯,哈卡宁口中的“大力资助”到底有啥依据?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摆得明明白白,2024年中俄贸易额2448亿美元,2025年前10个月虽然同比下降9.5%,但贸易结构里全是能源、农产品、民用机械这些正常商品,连一点军事相关的贸易记录都没有。 俄罗斯对华出口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中国对俄出口的是电气机械、电信设备,这些都是公开可查的民用物资,怎么到哈卡宁嘴里就成了“战争资助”? 反观芬兰自己,2024年和中国的贸易额达到141.21亿欧元,同比还增长了7.5%,中国是芬兰第四大贸易伙伴,芬兰对华出口的纸浆、特种工业机械占其出口总额的6.09%。 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跟着西方阵营抹黑中国,这种两头占便宜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透。 话又说回来,芬兰不是第一个这么跟风的欧洲国家,但他的处境和其他国家还真不一样。 作为曾经坚持了数十年中立政策的国家,芬兰2023年4月加入北约后,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和俄罗斯1340公里的边境线成了地缘对抗的前沿,北约与俄陆地边界直接翻倍,芬兰只能靠砸钱修边境屏障、提升国防开支来求心安。 可这么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国内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2025年芬兰计划把国防开支提升到GDP的2.5%,还额外拨款37亿欧元用于军备升级,这些钱最终都得从民生和经济发展里挤。 哈卡宁这时候抹黑中国,说白了就是想转移国内矛盾,把自身的安全焦虑转嫁到中国身上,让民众觉得“威胁来自中国”,从而忽略政府在战略决策上的失误。 再看看欧洲内部,其实很多国家都不认同这种无脑抹黑的做法。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早就公开反对援乌,直言支持乌克兰就是支持战争,还警告动用冻结的俄资产可能引发俄欧直接冲突。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更是明确表态,不会给基辅政权一分钱军事支持,甚至指责欧盟援乌政策是“集体疯狂”。 就连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这些欧盟核心国家,也反对欧盟提出的用俄冻结资产援乌的方案,担心会面临法律风险和金融负债。 这些国家都明白,俄乌冲突的解决靠的是劝和促谈,不是拉第三方下水。 芬兰作为欧洲国家,不好好跟着这些理性声音走,反而偏要往对抗的死胡同里钻,难怪有网友吐槽,芬兰这是刚加入北约就忘了自己是谁。 西方世界对乌的援助才是真真切切在延长冲突,哈卡宁却选择性失明。 欧盟早就冻结了俄罗斯约2000亿欧元的资产,还把101亿欧元的利息收益转移给乌克兰,现在又琢磨着用这些资产作抵押,给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的贷款。 美国更是直接提供海马斯火箭炮、F-16战机模拟器,还宣布200亿美元贷款援乌,英国、加拿大也跟着送武器、递资金。 这些实打实的军事和资金援助,直接让冲突烈度升级,可哈卡宁对此一字不提,反而盯着中俄正常的民用贸易大做文章。 这种双重标准简直离谱,合着西方给乌克兰递刀就是“正义支持”,中国和俄罗斯做正常生意就是“资助战争”? 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中国自始至终都在推动俄乌和谈,从不给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 联合国数据显示,乌克兰已有超过1000万人被迫背井离乡,12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拱火递刀的行为都是在伤害无辜民众。 哈卡宁的言论不仅没有事实依据,还破坏了国际社会劝和促谈的氛围,更损害了芬兰自己的国际形象。 作为一个小国,芬兰本该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可他现在却心甘情愿当北约的“舆论传声筒”,跟着美国对华遏制的战略起舞,最终只会把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中国从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哈卡宁想靠抹黑中国来表忠心、转移矛盾,根本行不通。 事实就是事实,中俄正常经贸合作光明正大,中国的中立立场坚定不移,这些都不是几句无端指责就能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