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跑外卖的人越来越多了,全职骑手都没有多少单了……

李看明月 2025-11-14 04:03:45

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跑外卖的人越来越多了,全职骑手都没有多少单了…… 最让人担心的事儿还是来了。这两个月跑外卖,我算是把这行的冷暖尝了个遍——街上穿蓝马甲、黄外套的骑手越来越多,像蚂蚁似的扎堆,可手机里的订单提示音,却稀得跟深秋的雨点似的。 我干全职骑手三年了,以前早高峰一睁眼,手机“叮咚叮咚”响个不停,从7点到9点,手里最少攥着五六单,早餐店门口排满了骑手,谁都怕超时。那时候累是累,但晚上回家数钱,看着微信余额一点点涨,心里踏实。 可现在呢?早上7点出门,蹲在写字楼楼下等了俩小时,才接了三单,还是同一栋楼的。有个卖包子的老板跟我熟,隔着玻璃冲我喊:“小李,今儿又没单啊?”我苦笑点头,看着他店里冷清的样子——以前这时候,他得雇俩伙计才能忙过来,现在就他自己守着蒸笼,雾气腾腾的,却没几个来买的。 更邪乎的是中午。以前这可是黄金时段,商家出餐慢了能急得骑手直跳脚,电梯里挤得全是穿工装的,谁都催着“让让,我的餐快超时了”。现在倒好,我11点半接了个单,送到写字楼23楼,整个电梯就我一个人,按下按钮时,那“叮”的一声在空荡的楼道里响得吓人。 客户是个小姑娘,开门时愣了一下:“这么快?我还以为得等半小时呢。”我说:“今天单少。”她叹了口气:“我们公司裁员了,以前一层楼三十多个人点外卖,现在就剩下我们几个,还总带饭。” 我心里“咯噔”一下。可不是嘛,这阵子送单,路过好多公司都挂着“出租”的牌子,以前排队等电梯的人潮没了,连楼下的便利店都关了俩。点外卖的人少了,骑手却像从地里冒出来似的——有开饭馆倒闭的老板,有工地没活的工人,还有刚毕业找不着工作的大学生,都觉得跑外卖“门槛低,能挣钱”,一窝蜂地涌进来。 上周在奶茶店取餐,碰见以前开服装店的王哥,他也套了件骑手服,正对着手机发愁。“兄弟,你说这叫啥事儿?”他指了指门口扎堆的骑手,“我这三天跑了不到两百块,油钱都快不够了。”他手机屏幕上,十几个骑手在抢一个订单,距离近的、评分高的,手慢一点都抢不着。 我懂他的滋味。以前抢单靠手速,现在得靠“降价”——平台上的“冲单奖励”一降再降,以前跑满50单奖100,现在跑80单才给50。有回我从早上跑到半夜,跑了60单,到手才三百多块,算上电费、饭钱,纯利润还不如以前跑40单多。 最难受的是晚上。以前8点多还有一波夜宵单,现在9点不到,街上的骑手就少了一半,都骑着车慢悠悠地晃,盼着手机能再响一声。有回我在烧烤店门口等单,老板关了一半的灯,跟我们几个骑手聊天:“以前一晚上能出两百多单,现在五十单都费劲。你们没单,我这生意也凉了。” 旁边的骑手老张接话:“我闺女说,她们学校门口的小吃摊都比以前少了,家长们说‘省点钱,在家做饭吃’。”一句话说得大伙都沉默了,只有烧烤架上的滋滋声,听得人心里发空。 前几天跟站长聊天,他烟抽得一根接一根:“上个月全职骑手走了十几个,都去工地搬砖了,说‘好歹每天有固定工钱’。”他打开后台给我看,整个片区注册骑手比去年多了一倍,可订单量降了三成,“再这么下去,咱们这些全职的,怕是得改行了。” 我没说话,想起早上出门时,媳妇塞给我的煮鸡蛋:“别太拼,实在不行咱就去摆摊,我看小区门口卖炸串的生意还行。”那时候还觉得她瞎操心,现在骑着车走在空荡的街上,看着路灯把自己的影子拉得老长,突然觉得她说得对。 路过以前常去的麻辣烫店,老板娘正往玻璃上贴“转让”的告示,看见我挥挥手:“小李,以后想吃麻辣烫,得去别家了。”我问她为啥不干了,她说:“骑手来取餐的都比顾客多,撑不下去了。”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点凉意。手机安静得像睡着了,半天没动静。我把车停在路边,看着远处写字楼的灯一盏盏灭了,心里琢磨:这跑外卖的路,怕是越来越难走了。可难走也得走啊,家里还有房贷要还,孩子的奶粉钱等着挣,总不能真的站在原地等死。 只是不知道,这街上的骑手还会多多久,那叮咚的订单提示音,啥时候才能再像以前那样,响得让人踏实呢?

0 阅读:21
李看明月

李看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