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马思聪叛逃美国,谁料很多年以后,晚年的马思聪对

迎梅看养护 2025-11-13 17:44:43

1967年,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马思聪叛逃美国,谁料很多年以后,晚年的马思聪对自己的举动做出了辩解,认为他当初并非是叛逃,而是另有隐情。 那一年,他已是中国音乐界的象征性人物,却在风雨骤变的时代,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966年初夏,北京的校园里口号声震天。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马思聪,曾带领无数年轻人走进音乐殿堂,如今却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帽子。 他被拉到操场,戴高帽、挂木牌,烈日下暴晒数小时。造反派逼他承认“罪行”,打、踢、辱骂轮番上阵。他低着头,不是因为屈服,而是在自问:我毕生追求的艺术,究竟何罪之有? 但真正压垮他的,不是批斗,而是牵连。 一天深夜,造反派闯入他家,砸琴、撕乐谱,妻子王慕理被当场拖出去批斗,连女儿都被吓得瑟瑟发抖。为了躲避迫害,妻子抱着孩子仓皇逃往南方,从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几乎夜夜睡在不同地方。 可不论藏在哪里,总有人敲门追问:“你们跟马思聪是什么关系?” 马思聪在学校被关在玻璃围起的小屋里,日夜挨斗,吃不饱、睡不稳。身边不少文艺界朋友接连离世:刘文典含恨而终,老舍投湖,傅雷夫妇双双自尽。 他知道,自己若再坚持留下,很可能步入同样的结局。 1967年1月,广州的一条暗巷里,马思聪悄悄登上一艘名叫“002号”的渔船。天黑无星,他抱着妻儿,压低声音说:“别怕,我们只是先离开一阵。” 船发动时,他忽然回头望向大陆方向,那一刻,谁都不知道,他此去将有二十年无法回家。 这艘小船,后来惊动了公安部,“002号专案”从此立案。他在大陆的亲友受到牵连,有人被审,有人被关,有人遭遇终身难以抹去的痛。甚至介绍船只的工人黄棠,因为“知情不报”被劳教,妻儿也背上沉重的负担。 抵达香港后,他没有护照,没有身份证,只能在朋友家暂住。他没有忘记自己写过《思乡曲》《牧歌》,那些旋律里,装着他对祖国的眷恋。 多年后,随着国家拨乱反正,历史被重新审视。 1985年,马思聪终于等来了平反。“叛国投敌”的污名自此撤销,他的作品重新被允许上演。 遗憾的是,他未能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1987年,他病逝于美国新泽西,临终前仍念叨着广州的老房子、故乡的黄昏。 二十年后,他的骨灰终于回到中国,安葬在广州。 马思聪的一生,是音乐家的光辉,也是时代的伤痕。他的“叛逃”,不是背叛,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在极端环境下对生命的最后护卫。 他留下的作品,是比任何辩解都更深沉的爱国证词。

0 阅读:54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