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供暖冲上了热搜,连央视都转发了。对于一年交着几千块热费,室温刚够18度的

夕阳下泛舟 2025-11-13 12:06:38

最近西安供暖冲上了热搜,连央视都转发了。对于一年交着几千块热费,室温刚够18度的最低标准,想停暖还得掏30%的“空置费”,这合理吗?刷到西安大哥的操作太解气了,家里有老人小孩要25度,集中供暖达不到,自己装壁挂炉还得被收基础热费,干脆反过来要热损费。结果热力公司推物业,物业甩锅热力公司,踢皮球的样子太真实!18度不该是热力公司的“免罪金牌”,收费时按面积算得明明白白,服务却只达最低标准,这本身就是权责不对等。所谓的基础热费是分摊成本,可业主足额缴费时,怎么没享受到对等的温暖? 这事儿听着像极了“霸王条款”的现实版——钱你得一分不少掏,但想要的服务?抱歉,只能给您打个折。西安这场供暖闹剧,表面看是温度计上的数字游戏,骨子里却是一场赤裸裸的权力博弈。当老百姓的钱包成了某些人眼里的“提款机”,所谓的“服务”就成了最廉价的赠品。您说这叫什么道理?就像去餐厅吃饭,付了全价菜单的钱,端上来的却是半凉剩菜,老板还理直气壮:“我们这儿就这规矩!” 更绝的是那个“空置费”。房子没人住也要交钱?合着我买房是为了给热力公司做慈善?这种逻辑简直比冬天穿短袖还离谱。那位敢跟热力公司叫板的大哥,活脱脱演了一出现代版《秋菊打官司》。可惜现实不是电影,他面对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坏人,而是一张张冷冰冰的制度面孔。热力公司和物业互相甩锅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玩的击鼓传花——谁接住谁倒霉。 其实这类荒诞事早不是头一回了。北方某市去年就曝出过类似事件:居民集体投诉暖气不热,结果热力公司反手一个涨价通知,理由是“设备老化需维护”。听听这话术!明明是自己的责任,倒成了向百姓伸手的理由。这种把公共服务当成摇钱树的思维,本质上就是在挑战社会的底线。 说到底,供暖问题从来不只是技术故障,而是人性的温度计。当企业可以把利润凌驾于民生之上,当监管缺位让乱象野蛮生长,受苦的永远是那些默默排队缴费的普通人。看看人家北欧国家怎么做的——政府补贴+市场竞价,既保证基本供暖,又杜绝暴利空间。咱们这边呢?某些企业仗着垄断地位,连最基本的契约精神都能打包扔进垃圾桶。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西安能上热搜也算进步。至少证明公众不再沉默,愿意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只是不知道,这份热度能不能真正转化成改变的动力?毕竟,与其在网上骂几句解气,不如推动立法完善、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来得实在。毕竟,真正的温暖,不该只存在于网友的段子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供暖收费 供暖温度 供暖乱象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夕阳下泛舟

夕阳下泛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