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信都区的路罗村,位于邢台市信都区西部, 距离市区西偏南65公里处, 为路罗镇政府所在地地, 地处山区, 轻壤土质。 邢左公路从村穿过,文化教育比较发达,为本镇政治, 经济活动中心。 全村730人, 均为汉族。耕地400亩, 主种粮食作物。 土产柿子 核桃、栗子和酸枣。 路罗村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的来历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据史料记载, 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卢氏先祖从山西省洪洞县奉诏迁居于烧丝岩居住,到了明万历年间卢姓又从烧丝岩迁居于此占产建村, 故以姓氏命村名为卢窝, 历代口音演变叫成路罗。 第二种说法:据老人传说和史料记载,公元800年间唐朝时期,黄巢聚众起义,屯兵太行山一带, 其中包括现今的贺平村和大峡谷等地,这些地方有黄巢崖遗址、天明关、 血流峪等与黄巢起义相关的村名。当时, 在路罗镇河之北岸(村东枣园大沙地), 建造了众多炉灶,取材附近铁矿山石进行冶炼,制造刀剑兵器。这个地方因此得名“炉窝”或“炉灶坐落之地”, 后来逐渐演变为“路罗”。在河之南岸设立了营地,今为大营村;在河之东岸, 搭棚设立了茶水供应点,供人纳凉休息, 现有茶棚村, 可以想象当年的盛况。 第三种说法:路罗村由于地处邢台与山西的交通要道,历来为政府和民间驿站之所在。解放前, 多是商家移居于此, 尤以车马店居多,后来慢慢地便定居下来成为村落。由于多是路过此处的落户居住下来,很多路人落脚的地方, 所以就起名为“路落”。这样就构成了路罗村的来历既有历史上的军事和冶炼背景, 也与后来的商业发展和居民定居有关,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路罗村的历史和文化。 路罗村依山势而建,房屋建筑多以就地取材的红色岩石垒砌成墙体,红石板盖顶,窗户和门口以拱券式建筑风格, 或并排横列或四合院建筑, 从而形成了狭长的红色胡同, 具有独特的鲜明特点, 站在高坡俯视整个村落,一片片的红石板房顶,加上纵横交错的街角和胡同, 甚是壮观美丽,宛如一副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今我们走进路罗村,一定要去改造后的新村看一看,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林立,宽敞的马路和街道, 使得我们已然步入了现代化的都市,干净整洁的环境, 宁静恬淡的公园式氛围, 让我们感觉到这里就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