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南京照相馆》的时候我说过,真实的人性,无论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都不可能

王虎看世界 2025-11-12 20:22:48

之前聊《南京照相馆》的时候我说过,真实的人性,无论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都不可能如同机械降神一般从天上掉下来,一定是有发展脉络、有因有果的,刚好最近朋友研读日本历史,给我这个观点又提供了一个非常契合的例证。对旧日本军队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旧日军第六师团(熊本师团)是以勇猛、残暴、无人性而著称的,远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曾制造了济南惨案,同时也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那熊本师团这种残暴无人性的作风是怎么养成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当年的熊本藩了。熊本藩的藩祖是细川忠兴,其父先后当过将军足利义辉以及织田信长的家臣,自己本人先后跟随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参加过关原之战和大阪之战,1632年移封熊本54万石。细川忠兴从他的行为来看,肯定是个严重的心理变态者,他娶了明智光秀的三女儿,曾经因为老婆明智玉子跟园丁说了两句话,就把园丁脑袋砍下当作老婆当天晚饭的一道菜端上来。他这种扭曲残暴心态也渗透到了整个熊本藩的“祖宗之法”里面,使得熊本藩的各项制度即使在时人看来也分外地扭曲。比如说,江户时代的“切舍御免”,是武士针对平民无礼行为的,但熊本藩还有主要针对武士阶层内部的“打捨”制度。在熊本藩的制度下,“士席”(骑马武士)允许当街斩杀的对象最高可以到“步使番”(徒步传令武士),套用到现代军事制度中相当于美军中尉排长可以直接枪毙对自己不礼貌的通信军士。这个制度里还特别规定了一句,叫“士席以上打捨诸役人以下,纵使与格式相违,亦不受检许,但陪臣者定置席。吟味以上于无纷,则无妨。”意思是如果骑马武士斩杀的对象身份是诸役人及以下的(勤务员),即使过程有不符合“切舍御免”规范的地方,也不受处罚,但如果杀的是高级武士的私人家臣(陪臣),需要把尸体拿席子裹上,以免扫了他主人的体面。而如果身份是“吟味”(代指奉行之类的重臣),即使没发生任何纠纷,在街上随意杀害下级武士,也不需要受处罚。在这种制度之下,熊本藩相当于士官阶层的中下级武士,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遇到相当于军官阶层的上级武士,一句话讲的不够礼貌就可能被当场斩杀,而遇到本藩的高级官员,即使你的行为举止挑不出错处,对方一时兴起也可以把他杀着玩。不仅武士阶层内部允许互相杀着玩,熊本藩的行政制度也非常奇怪。明明是同一个岗位,却要分成本役,上席,代勤,助勤,当分,根役,差添,总代等等十几种级别,甚至在“专属富商花钱买的武士虚衔”这一层上,都有四十多个不同的级别。即使只是农民,也要分成普通村民,乡长直属民,大乡长直属民,郡代官直属民等多个级别,简直可以说是某种爵位雕花了。在此基础上,熊本藩也是江户时代极少数敢把税收到五公五民的藩,后果就是二百多年的历史里发生了八十二次有记载的农民暴动。在这种高压的社会环境下,整个熊本藩的人很难不养成残忍暴虐,漠视生命的性格,所以之后熊本师团成为即使是在旧日军中也是最残暴无人性的部队,也在意料之中了。

0 阅读:0
王虎看世界

王虎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