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男子叼了一根牙线棒,被抓拍后受到警告处罚,他很是不解。进行反馈后,相关部门

芹姐说法 2025-11-12 19:40:26

无锡,男子叼了一根牙线棒,被抓拍后受到警告处罚,他很是不解。进行反馈后,相关部门回应:叼牙线棒会影响注意力,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就连吃东西、嚼口香糖也是如此,拍到后同样会给予警告处罚。不过大家在想,那打喷嚏流鼻涕时,用纸巾擦拭会不会同样被处罚呢? 钱先生十分困惑,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被警告处罚了?看到处罚的图片,他觉得特别好笑,当时就只叼了一根牙线棒,居然就被处罚了。 “如果照这样下去,以后谁还敢开车呀?”他无奈地说,当时自己双手紧握方向盘,目光专注地注视着前方,一点都没有分心,这样也要被处罚吗? 他实在不明白处罚的道理和缘由在哪里。 “要是自己叼一支烟,有可能是分心、不合规,处罚我毫无怨言。” 但自己叼的是一根牙线,这和违规根本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于是,他直接投诉到12123 APP,在上面反映情况。 结果工作人员回复称,他这种情况属于“驾驶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钱先生还是不理解:“我哪里妨碍安全行驶了?我注意力那么集中,双手又紧握方向盘,你们哪里看出来我妨碍安全驾驶?” 对方没有明确说明,只让他自己领悟,没有给出更多回复。 不过,有记者联系了相关部门询问情况:“他不是在正常驾驶吗?为什么要进行处罚?” 对方进一步解释:嘴里咬着牙线棒,势必会分心。既然分心了,不管你手握没握方向盘、注意力专不专注,这个举动本身就会让人分心,属于妨碍公共交通安全。 并且,对方还补充说明:叼牙线棒、嚼口香糖、吃东西等,都属于同一类行为。 这时大家才明白,“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指的是这类看似没有明确规定,但隐性中会导致分心的行为,因此才会被警告处罚。 这种警告处罚,大致就是口头或书面警告,不会扣分也不会罚款,只是提醒驾驶员在驾驶时不要做与驾驶无关的任何事情,否则就会被警告。 当然,首次警告不罚钱,但如果屡教不改,肯定会面临罚款、记分,所以钱先生才执意要问个理由:“自己就叼了一个牙线棒,又没影响正常操作,为什么要给予警告处罚?” 现在网友们也不再纠结,反正知道这种情况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以后肯定都会多加注意。 不过有人提出疑问:“这些行为可以主动杜绝,自己避免就行了。但关键是,如果中途打个喷嚏、流个鼻涕,在高速路上又不能随便停下来,必须用纸巾擦拭,这种情况会不会也被如此判定?” 一种是可以避免的行为,一种是无法避免的行为,该如何认定是否属于妨碍安全驾驶呢? 虽然看起来两种行为一种是主观故意,一种是客观突发,但实际上都是做出了与驾驶无关的动作,到底会如何判断? 一、叼牙线棒被认定为妨碍安全驾驶,第一次不会扣分和罚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项(驾驶机动车不得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首次查获通常处警告处罚(无罚款、不记分);若多次违反,可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部分地区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记1分。 二、打喷嚏时用纸巾擦拭与叼牙线棒行为雷同,但不会被同等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的“妨碍安全驾驶”,核心判定标准是“行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且可避免”。 叼牙线棒是主动、可避免的行为,属于妨碍安全驾驶,会被处罚;而打喷嚏用纸巾擦拭是突发、无法避免的应急行为,执法中通常会结合实际场景(如是否短暂、是否影响安全操作)酌情认定,一般不会按妨碍安全驾驶处罚。 对于此事,大家如何看待? 素材来源于红星新闻,2025年11月12日

0 阅读:54
芹姐说法

芹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