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突然暂停与美情报共享! 盟友关系罕见破裂,背后原因不简单 2025年11

优美清风 2025-11-12 18:46:15

英国突然暂停与美情报共享! 盟友关系罕见破裂,背后原因不简单 2025年11月12日,据多家媒体当地时间11月11日披露,英国一个多月前就暂停了与美国就所谓加勒比地区“贩毒船”共享情报,理由是不想成为非法美国军事行动的同谋。报道称,英国此举标志着两个亲密盟友之间出现“罕见破裂”,表明英方并不认为美军行动合法。 (据新华社) 英美这对号称“穿一条裤子”的盟友,自二战后就绑定得死死的,从冷战对峙到阿富汗、伊拉克战场,英国几乎每次都跟着美国冲锋陷阵,情报共享更是两国合作的核心命脉。如今突然在加勒比“反毒”这件事上划清界限,还直言不讳质疑美军行动的合法性,这可不是闹脾气那么简单,背后藏着的是西方盟友体系里越来越明显的裂痕,更是对美国单边行动模式的公开抵触。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美军这场在加勒比地区的“反毒行动”,早已偏离了正常执法轨道。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10月31日的声明,自2025年9月2日以来,美军在加勒比海及东太平洋海域已发动16次针对所谓“贩毒船”的军事打击,造成至少64人死亡,仅3人幸存,其中10月27日单日就击沉4艘船只,导致14人丧生。更关键的是,这些行动全程没有任何司法审判程序,美军锁定目标后直接开火,既未尝试拦截登船检查,也未提供被袭船只载毒的公开证据,联合国人权高专沃尔克·图尔克直接将其定性为“法外处决”,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核心准则。 英国这次之所以敢硬气一回,核心导火索正是美军这些突破底线的行动。消息人士透露,英国此前长期通过加勒比海属地情报机构协助美方定位目标,而9月美军致命打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后,英方担忧自己的情报会成为“致命帮凶”,这才果断暂停共享。对英国而言,这不是一时冲动的决策——过去跟着美国“站队”的代价早已让其不堪重负:伊拉克战争中英军伤亡超170人,后续驻军费用高达数百亿英镑;2023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后,英国多家制造业企业转移至美国,直接冲击本土就业市场。如今美军的行动不仅涉嫌违反国际法,还可能让英国背负“同谋”骂名,影响其在加勒比地区的贸易利益和外交信誉,这样的代价显然超出了英国的承受底线。 这已经不是西方盟友第一次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说“不”了,德国2024年对乌军事援助预算为80亿欧元,因执行完毕曾暂停新增援助,2025年预算虽预留40亿欧元,但相比去年已明显缩减,本质是对美方无视盟友经济负担、强行捆绑地缘博弈的隐性反抗;加拿大曾因铝制品关税问题与美国激烈对抗,直指美方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单边关税政策,最终迫使美方取消相关制裁;就连长期追随美国的澳大利亚,也在对华贸易问题上与美国保持距离,不满美方以“同盟”为名干涉其正常对华贸易合作,不愿被捆绑进不必要的对抗。这些迹象都说明,美国长期以来“盟友必须无条件配合”的逻辑正在失效,当盟友的自身利益不断被侵蚀,当美国将国际规则视为“橡皮泥”,所谓的“同盟关系”自然会出现裂痕。 美军行动的合法性争议还不止于此,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紧追权”,军事力量拦截他国船只需满足严格的程序要求,而美军多次在委内瑞拉专属经济区采取行动,2025年9月还非法截停委方“卡门·罗莎号”渔船,引发主权争议。更讽刺的是,美国缉毒署数据显示,流入美国的毒品90%以上来自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占比不足1%,外界普遍质疑美军借“反毒”之名,实则是对委内瑞拉实施军事施压,扩大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英国显然看清了这一点,不愿再为美国的地缘私利背书。 英国的这个决定,本质上是对霸权逻辑的一次反抗,也给国际社会提了个醒:国际法不是少数国家的“工具”,任何国家都不能以“正义”为名肆意剥夺他人生命、侵犯他国主权。哪怕是最亲密的盟友,也不会无底线纵容违反规则的行为。如今全球新兴经济体GDP占比已超发达经济体总和的40%,这种力量格局的重塑,让盟友不再需要依附美国才能保障自身利益,自然有了说“不”的底气,国际格局早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尊重规则、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优美清风

优美清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