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1月6日发布,江苏苏州,一00后小伙借钱30万元开了一家废品回收站,本以为他赚不到什么钱,没想到短短4个月就净利润十几万元!小伙直言想在这一行站住脚并不是那么容易,网友:果然不管干啥都得勤劳致富! (信源:掌闻视讯——00后小伙开废品回收站,4个月净赚十几万:当时身边没人看好) 王浩东(化名)的废品回收站开在苏州相城区的工业园旁,300平米的场地里,废铁、纸箱、塑料瓶分类码得整整齐齐,完全不是大家印象中“脏乱差”的样子。 “别小看收废品,这里面全是学问。”穿着蓝色工装的王浩东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还攥着个记满数据的小本子。 创业前,王浩东在电子厂做了两年流水线工人,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每个月工资刚够糊口。 一次帮厂里处理废旧设备时,他发现收废品的老板短短一上午就赚了好几千,这让他动了心思。 “我调研了半个月,苏州工业园多,企业废品产量大,只要分类做得好、渠道找得对,肯定有市场。” 可创业的启动资金成了难题。父母务农,拿不出太多钱,王浩东咬咬牙,找亲戚借了20万,又在网上申请了10万创业贷款,凑够30万本金。 租场地、买地磅、雇两个工人,再加上第一批废品的收购资金,钱刚投进去就见了底。 “当时压力特别大,每天都在想,要是赔了该怎么还债。” 废品回收看似简单,实则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前端的回收、分类,到中端的打包、运输,再到后端的再生利用,每个环节都有利润空间。 王浩东能快速盈利,关键在于他跳过了中间批发商,直接和再生资源厂对接,减少了差价损耗。 为了打开市场,王浩东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周边的工厂、超市跑业务。 一开始很多老板不相信他,觉得“年轻人不靠谱”,他就免费帮人家清理废品,分文不取。 有次一家电子厂要处理一大批废电路板,王浩东带着工人忙了整整两天,手指被划破好几道口子,最后老板实在过意不去,不仅把废品卖给了他,还介绍了几个同行客户。 “收废品最忌讳乱堆乱放,分类越细,卖价越高。”王浩东有自己的“生意经”。 他把废品分成12大类,光塑料就分PET瓶、PVC管、泡沫塑料等6种,每种的收购价和售价都记在小本子上。 有次工人把废铝和废铁混在了一起,他连夜加班分拣,虽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却多卖了2000多块钱。“每一分钱都不能浪费,这都是辛苦钱。” 创业第三个月,王浩东的回收站终于开始盈利。他特意买了个新地磅,换掉了之前的旧设备,“之前的地磅不够精准,有时候会少算重量,砸自己的招牌。” 他还在网上开通了线上预约服务,周边居民只要在微信上留言,他就安排人上门回收。“现在每天能收两吨多废品,净利润差不多1000块。” 光鲜成绩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王浩东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中午就在回收站吃盒饭,晚上忙到十一二点是常事。 夏天场地里温度高达40度,他的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天冻得手都握不住钳子,他就戴两双手套坚持干活。 有次他重感冒发烧,依然强撑着去厂里收废品,“客户等着呢,不能失信。” 王浩东的故事传到网上后,有人问他“收废品会不会觉得丢人”,他笑着摇摇头:“靠自己双手赚钱,一点都不丢人。比我赚得多的人多的是,但我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往前走,很踏实。” 他还计划明年扩大规模,增加废旧家电回收业务,“现在国家提倡环保,再生资源行业肯定有大发展。” 在这个追求“高大上”的时代,很多年轻人不屑于从事体力劳动,觉得“没面子”。可王浩东用实际行动证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肯动脑、肯吃苦,再平凡的行业也能做出成绩。 他的工人说,王浩东从不拖欠工资,还经常给他们买水买饭,“跟着这样的老板干,心里踏实。” 如今,王浩东已经还清了部分借款,他把剩下的钱存起来,准备给父母在老家盖新房。 “以前是父母养我,现在我能赚钱了,该我孝敬他们了。” 说起未来的打算,王浩东眼里满是憧憬:“我想在苏州站稳脚跟,以后开个连锁回收站,带动更多人就业。” 王浩东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努力的人。从流水线工人到废品站老板,他用汗水浇灌出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花”。 那些嘲笑他“收破烂没前途”的人,最终被他的成绩打脸。这世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勤劳致富,永远是最朴素也最靠谱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