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被迫当皇后好绝望… 她焦虑又紧张,努力掩饰美貌的缺陷(比如牙齿不好)。早在

史林人物 2025-11-12 11:34:55

i人被迫当皇后 好绝望… 她焦虑又紧张,努力掩饰美貌的缺陷(比如牙齿不好)。早在巴德伊舍订婚前,索菲女大公就注意到并批评过这个缺点;她一生都无法通过最昂贵的牙医来矫正。这个瑕疵让伊丽莎白极度自卑,从到维也纳的第一天起,说话时就尽量少张嘴,导致发音极其模糊,几乎难以听懂;她说话声音也很轻,正如同时代人抱怨的那样:她更像在低语,而非交谈。这种习惯让沙龙里的对话变得极其困难——几乎没人能听懂皇后的话。 她在公共场合不喜社交,成了社交圈的八卦谈资。比如1863年,普鲁士王储妃维多利亚写信给母亲(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奥地利皇后说话很轻,因为她非常羞怯。最近她问一位听力很差的绅士:‘你结婚了吗?’对方回答:‘偶尔结。’皇后又问:‘你有孩子吗?’这位倒霉的男士大喊:‘时不时有。’”¹⁵ 最终,茜茜放弃了可怜的交流尝试,满足于完全闭着嘴露面。她的沉默被解读为“缺乏智慧”,进一步坐实了“美丽但愚蠢”的名声。而极度敏感的茜茜,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批评,愈发因周遭真实或想象的敌意,退回到自我选择的孤立中。即便十年后,比利时使节的妻子回忆被引荐给皇后的场景时,仍写道:“她美极了,身材与头发都无可挑剔(据说头发长及脚跟),但谈吐不如外形那般出色。”¹⁶ 民众认为自己有权惊叹这位“奇迹”——拥有一位闻名世界的“仙女皇后”,膨胀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极度羞怯的伊丽莎白却回避这种“占有式思维”:她精心维护美貌,纯粹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维持自信。她并非渴望(更谈不上享受)大众的仰慕。 她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件过于珍贵的艺术品,不愿展示给全世界、展示给所有好奇的目光与围观者。 美貌让她产生了“精英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她对外貌的审美追求,让她成了自己美貌的头号仰慕者。她的自恋与羞怯一样明显:她断然拒绝成为“维也纳观众的表演”,正如玛丽·费斯泰奇所写。当伯爵夫人提到“陛下出现时,民众有多开心”,伊丽莎白不为所动,答道:“哦,是啊,他们只是好奇——只要有热闹可看,就会跑过来,看街头手摇风琴旁的猴子跳舞,和看我没什么两样。这就是他们的爱!”¹⁷欧洲历史 茜茜公主

0 阅读:1
史林人物

史林人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