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 先说说这份让越南 “变脸” 的协议有多关键。华盛顿时间 11 月 5 日,越南总理范明政和特朗普共同签署《美越全面伙伴关系框架协议》,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美国承诺未来五年向越南投资 300 亿美元,重点扶持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纺织业这三大产业。 还会降低越南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关税;作为交换,越南要配合美国 “调整供应链布局”,减少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甚至要协助美国 “监控区域贸易流向”。当时不少分析还觉得,越南可能会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没想到协议墨迹还没干,对华动作就来了,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越南对华出手的第一步就是加征关税,而且专挑转口贸易依赖度高的商品。11 月 9 日,越南财政部突然发布公告。 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纺织面料、机械配件等 200 多种商品,把最惠国税率从原来的 5%-10% 一下子提到 15%-25%,其中笔记本电脑主板、服装用聚酯纤维这些中国转口贸易的主力商品,税率直接翻倍。 要知道,这些商品很多是中国企业先运到越南,经过简单加工或贴牌后,再以 “越南制造” 的名义出口到美国,以此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越南这次加税,等于直接掐断了这条转口通道,不少在越中资企业当天就收到通知,之前订的货要么面临成本暴涨,要么只能暂停出口。 更狠的是越南在边境设下的关卡,把查验流程变得又严又慢。中越边境的友谊关、浦寨等主要口岸,从 11 月 10 日起突然加强了对中国货物的检查,不仅要逐票核对报关单、原产地证明,还要求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溯源信息,哪怕是一颗螺丝钉,都要说明原材料来自哪里、在哪个工厂加工。 以前从中国广西运一批电子产品到越南河内,清关最快半天就能完成,现在至少要等 3-5 天,而且经常因为 “信息不全” 被退回。有边境货代公司透露,最近几天滞留的中国货物已经堆了近千个集装箱,主要是手机配件和服装面料,再拖下去很多订单都要违约。 越南还把矛头对准了产业链,专门严查中资企业在越的生产环节。越南工业和贸易部联合海关总署,对河内、胡志明市的 200 多家中资工厂开展 “合规检查”,重点看这些工厂是不是 “真生产” 还是 “假组装”,比如要求展示生产记录、设备运行数据,甚至要抽查产品的核心部件是否来自中国。 一旦被认定为 “仅进行简单组装,未形成实质性加工”,就会取消其 “越南制造” 的资质,无法享受越南与其他国家的自贸协定关税优惠。 这招直接打在了中国转口贸易的痛点上,很多中资企业原本计划在越南建组装厂,把中国产的核心部件运过去组装后出口,现在看来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 越南这么急着配合美国,说到底是想在供应链重构中抢好处。美国一直想把半导体、纺织等产业从中国转移出来,越南就是重点拉拢的对象。这次协议里的 300 亿美元投资,大部分会用来建半导体产业园和新能源汽车工厂,越南希望借此成为 “东南亚供应链枢纽”。 而封堵中国转口贸易,既能向美国表忠心,又能逼着中国企业把更多产能转移到越南,比如要求中国纺织企业把面料厂搬到越南,而不是只在越南设组装厂。 可越南没算到,中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中越贸易额超过 2300 亿美元,越南的电子元件、纺织原材料有 60% 以上来自中国,这么急着翻脸,很可能先伤到自己。 现在中越之间的博弈已经摆到了台面上。中国商务部很快回应,会密切关注越南的贸易限制措施,不排除采取反制行动,比如对越南的水果、水产品加严检疫。 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开始调整策略,有的把转口贸易转向马来西亚、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有的则加大在国内的研发投入,减少对转口的依赖。 这场由美国协议引发的中越博弈,到底会怎么发展,还要看后续双方的应对,但可以肯定的是,越南想靠着美国的支持就随便拿捏中国,恐怕没那么容易。 美国这边通过重税政策,把中国出海的路堵一半,越南配合查产业链,想要证明自己的货“纯正”,争取获得美国的关税豁免。短期越南或许能尝到一些甜头,但长期来这种选边站队的小算盘,很有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复杂和激烈的中美角逐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