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到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坐着专车抵达后,车门口站

一叶知大事 2025-11-12 10:45:15

11月1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到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坐着专车抵达后,车门口站了两位穿着内蒙古服饰的小姐姐迎接,并给考文垂献了蓝色哈达,考文垂接过哈达后搭在了自己脖子。   作为全球体育领域的重要人物,她此次到访的核心行程聚焦蒙牛集团,而让这位国际友人由衷赞叹的,不仅是中国乳业的过硬品质,更有蒙牛在乌兰布和沙漠书写的绿色奇迹。   蒙牛的接待既饱含民族风情,又彰显着企业的真诚。   考文垂刚抵达,两位身着传统蒙族服饰的工作人员便上前献上蓝色哈达,这一承载着祝福与敬意的礼仪,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了内蒙古的淳朴热情,考文垂郑重地将哈达搭在颈间,以微笑回应这份真挚礼遇。   随后,她走进蒙牛集团总部及现代化乳业生产基地,近距离观察从奶源到加工的全流程。   在产品体验环节,考文垂细细品尝了特仑苏牛奶,醇厚的口感让她当即抬手竖起大拇指,还顺势比出加油手势,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用最直观的动作传递出对中国乳制品品质的认可。   这种不加修饰的肯定,既是对蒙牛产品力的认可,也让我们看到优质民族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底气。   如果说产品品质是蒙牛的立身之本,那么在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实践,则让这家企业有了更深厚的责任底色。   自2009年起,蒙牛携手各方力量扎根沙漠,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治沙之路。   在“生命禁区”乌兰布和,他们一株株栽种沙生植物,累计种下9800万棵苗木,让超过220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绿装,昔日黄沙漫天的荒漠,如今已蜕变为生机盎然的绿洲。   更难得的是,蒙牛没有止步于生态修复,而是将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出“种养加、草牧奶”协同发展的有机产业链,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模式,为全球乳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考文垂在了解这一切后,毫不吝啬地称赞这份成果“令人难以置信”。   这份赞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蒙牛十余年坚守的最佳回馈。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蒙牛就曾将这份绿色成果带上世界舞台,在埃菲尔铁塔下的沙滩排球场旁,打造了140平方米的沙漠绿洲休闲区,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的决心与成效,也让更多人知晓中国企业在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为。   考文垂的肯定,不仅是对蒙牛一家企业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企业践行生态责任模式的认可,这种“既要发展也要环保”的理念,值得被更多国际社会关注。   从草原上的文化礼遇,到生产基地的品质认可,再到沙漠中的绿色惊叹,考文垂的蒙牛之行,串联起的是中国民族品牌的实力、责任与担当。   国际奥委会主席对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实践的点赞,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访问评价,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生态责任的认可,对“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肯定。   而蒙牛的实践也证明,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对立,只要坚守初心、久久为功,就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0 阅读:529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