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有这么多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开采? 其实说白了,简单来说,越南已经在那里开采了,中国如果这时候插一脚,越南估计得跟中国闹翻。 南海的油到底有多少?很简单,咱们可以把它想成是亚洲海底藏着的“第二个波斯湾”。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光油气资源总量就有230到300亿吨油当量,听着都像天文数字。 可问题来了:这么多油,中国自己怎么一口都没挖?从数据上看,到2009年,南沙海域一共打了超过1380口井,一年下来就是5000万吨,可这些油,几乎一滴都没进中国的油桶。 油是好东西,谁都想要。但在南海这片海域,谁动手,谁就等着被“围观”。而越南,却早就悄悄动了手脚。 越南在南海的动作,不能说一点都不明目张胆。他们不但在南沙海域搞了开发,还把这事当成国家经济的顶梁柱。 根据公开资料,越南已经从南海油田挖走了超过1亿吨石油,赚了250多亿美元。更关键的是,这些油田就在中国声索范围内。换句话说,中国的资源,越南动手了。 从地图和历史上看,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并不是临时起意。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给南沙、西沙群岛取了名字。 比如“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这些名字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真正出现在古代地图和官方记载中的。 1935年,中国政府还系统整理过南海诸岛的名称,并出版了《南海各岛屿图》。1946年,中国更是派军舰正式接收南沙、西沙群岛,明确主权归属。 甚至在1958年,越南总理范文同还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过一封照会,说得很清楚,南沙和西沙是中国的。 那时候,没人争。但70年代以后,事情转了弯。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南海的油气资源刚好被发现,大家突然都觉得这片海的价值不只是捕鱼了。 越南的态度转变是个典型例子。1975年前,他们还承认南沙是中国的。可是到了1979年,越南就抛出一份白皮书,开始说自己对南沙也有“历史证据”。 接着,他们占了29个岛礁,还和美、俄、法等几十家国际石油公司签了合同,搞开发,搞合作,搞外援,反正就是不闲着。 菲律宾也没落后。1978年,他们干脆通过总统令,把南沙的很多岛礁“划归”自己,命名为“卡拉延群岛”。 菲律宾每年从南海采出350万桶石油,天然气也有10亿立方英尺左右。 马来西亚、文莱也都用类似方式,把南海的部分海域划成自己的“专属经济区”,说得挺顺口,做得也挺熟练。 相比之下,中国在南海的开发就显得克制得多。 虽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涉足海洋油气开发,1982年也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还造出了“海洋石油981”这种能下潜3000米的深水钻井平台。 但真正的开发区域仍然集中在南海北部陆架,比如珠江口盆地和莺歌海盆地,远离争议海域。 有技术,有设备,有资源,为什么不开?这事不能光看技术层面,中国考虑的是更大的棋局。 1992年,中国曾和美国克里斯通公司签过一个“万安北-21”合同,结果越南立马跳出来抗议,搞得事情无法推进。 中国当时选择了克制,没有硬来,这不是怕事,而是怕一口井下去,把一个本来就紧张的局势彻底引爆。 中国的立场其实一直很清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意思就是咱们先不争到底是谁的,先一起把资源利用起来。 但这个提议,周边国家并不太买账,反而是各自找外援、拉盟友、签合同,一通操作猛如虎,让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尤其是在美国等“域外国家”的介入下,南海问题更像一锅沸腾的粥,美国不仅自己派军舰巡航,还鼓动印度等国参与南海事务。 2011年,中越船只在南海发生摩擦,越南直接放话,说“海军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轻举妄动? 另外,越南等国通过引入美、俄等国际石油公司,已经把南海变成一个国际资本的利益交汇点。据公开数据,目前在南海活动的国际石油公司超过200家。 一旦中国强硬介入,不只是和越南起冲突,还可能同时得罪一堆背后有大国支持的企业。而这些公司背后的国家,也不会袖手旁观。 中国不是没动作。在维权上,中国设立了三沙市,组织海警加强巡逻,2012年黄岩岛对峙时也果断出手,坚决维护主权。 但在开采石油这件事上,中国始终没有贸然推进。因为一旦动手,就意味着局势可能从争议变成对抗,从外交博弈变成实质冲突。 这时候就得看大局。石油资源固然重要,但国家战略稳定更重要。 南海承载全球约40%的船舶挂靠量、30%的集装箱贸易量和40%的原油海运量,是中日韩等国的“能源生命线”。 一旦局势失控,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油,而是整个区域的稳定与中国的外交空间。 信息来源: 《南海石油调查:越南已开采30年获利超过250亿美元》——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