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遭水灾,一百四十多万人急需救援,转头就向中国求助,我们外交官的回应,网友看了都忍不住点赞! 这次菲律宾这水灾的确很严重。自从台风“海鸥”登陆之后把菲律宾多地都淹了,连中部的宿务省都没能幸免,要知道那儿前两个月还刚遭过地震,压根没缓过劲儿来。 更要命的是,台风带来的暴雨冲垮了山上堆积的火山灰,跟洪水混在一起变成泥浆,直接把不少村子都埋了。当地老百姓本来想着往山上躲洪水能安全点,没想到山洪来得又快又猛,连高地都没保住,好多家庭一下子就没了好几口人,还有不少人至今下落不明。 更让人揪心的是,菲律宾的防洪工程压根没起作用。说是花了三十多亿人民币搞的项目,结果洪水一来照样溃不成军,后来才发现这里面还有腐败猫腻,钱没花在正地方。灾后救援也跟不上,灾民们挤在临时安置点,缺吃少穿,连干净水都没有,还得担心生病,电力和电话也断了,跟外界都联系不上。 马科斯总统没办法,只能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可就算这样,面对一百四十多万急需救援的人,菲律宾自己的力量实在不够,这种时候,自然就想到了向周边国家求助,其中就包括咱们中国。 面对菲律宾的求助,咱们外交部发言人是这么回应的:先对遇难的人表示哀悼,给家属和灾区老百姓送去慰问,然后明确说,出于人道主义和对菲律宾人民的友好情谊,咱们已经给了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连国内一些省份都在通过友省的渠道帮忙,还祝愿他们能早点渡过难关、重建家园。这话听着简单,里面的门道可不少,难怪网友都夸说得好。 你琢磨琢磨,这回应的第一个妙处就是“人情和原则都顾到了”。咱们中国人向来讲究“天灾面前无国界”,老百姓没做错啥,不能因为国家之间有分歧就不管人家的死活。所以回应里先提“人道主义”,就是说帮人是出于良心,是对受苦群众的同情,这让谁听了都挑不出理。但同时又强调是“对菲律宾人民的友好情谊”,把援助的对象对准普通老百姓,没跟他们的政府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政治交易,这既守住了咱们的立场,又显得大气。 第二个妙处是“实在不掺假”。你知道不,有些国家表面上喊着援助,实际上就给点象征性的东西,纯属作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但咱们不一样,直接给“现汇和紧急物资”,现汇能让他们立马买最缺的东西,物资更是直接送到灾民手里,连地方省份都跟着出力,这都是实打实的帮忙。 而且这不是咱们第一次这么做了,以前菲律宾遭台风,咱们的“和平方舟”医院船立马就开过去送医,橙色救援服都成了灾民眼里的“希望色”,这次的援助延续了咱们一贯的实在作风。 最关键的是第三个妙处,“有分寸不迁就”。咱们都知道,之前中菲在南海问题上有些不愉快,菲律宾还老跟美国走得近,甚至让美军用他们的军事基地。换做别人,可能就借着灾情拿捏对方,或者干脆不管,但咱们没这么做。 回应里没提那些分歧,不把天灾当政治筹码,这是咱的格局;但也没说“你要多少我给多少”,而是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援助,这是咱的分寸。既没让人家觉得咱小气,也没让人家觉得咱好欺负,这尺度把握得刚刚好。 网友们点赞,其实就是看懂了这背后的门道。有人说“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是啊,不管跟对方有啥矛盾,看着老百姓受苦能伸把手,这是担当;但也有人说“没白给,有原则”,毕竟以前咱们给的援助有被乱用的情况,这次的回应既体现了善意,又没丢底线,不让好心落得个“打水漂”的下场。还有人对比了其他国家的作秀援助,更觉得咱们的回应实在又体面,既帮了人,又长了志气。 再说了,咱们跟菲律宾是邻居,邻居家遭了难,能帮一把是应该的,但帮人也得明明白白、有尊严。这次的回应就像咱们平时做人,邻里有难搭把手是情分,但不能没了自己的原则;对人友善是本分,但不能迁就对方的过错。既让菲律宾老百姓感受到了善意,又让他们的政府明白,友好是相互的,想让别人帮衬,首先得拿出尊重的态度。 你看,就这么一段话,把同情给了灾民,把帮助落到了实处,把原则握在了手里,既没得罪人,又赢得了口碑。这哪儿是简单的回应啊,分明是咱们外交智慧的体现,网友能不点赞吗?说到底,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真心实意帮人、堂堂正正做事,从来都是最让人佩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