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伊朗外交部宣布了! 伊朗的“红线”从不是谈判筹码,而是没退路的生存底

读书人 2025-11-11 15:22:30

就在昨天 伊朗外交部宣布了! 伊朗的“红线”从不是谈判筹码,而是没退路的生存底线。1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明确表态,解除制裁是对话唯一前提,直指美国缺乏诚意,这强硬喊话背后,是制裁下的现实困境。 德黑兰的夜晚静得可怕。凌晨两点到六点,全城水龙头都会断流。这不是计划性检修,而是老旧水管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能源部长阿里阿巴迪不得不坦白:我们连修管道的钱都挤不出来。 总统的警告更让人揪心。如果月底再不下雨,德黑兰可能真要变成空城。阿米尔·卡比尔大坝的水位掉到8%,马什哈德几个水库只剩3%。六十年最严重的干旱,把这个古老国度逼到绝境。 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烟雾。今年德黑兰只有六天能呼吸到新鲜空气。80%的污染来自破旧汽车,制裁让伊朗换不起新车,也改善不了油品。 "我们从来没求美国解除制裁"。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拉里贾尼这句话听着硬气,实则满是伤痕。上次谈判换来的是什么?十二日战争,核设施挨炸。被骗过一次的人,怎么会再相信甜言蜜语? 就在这般困境中,伊朗外长居然主动调停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纠纷。明眼人都懂:就算被掐着脖子,也要在邻居面前挺直腰板。 科技排名全球第六,却连干净水都喝不上。胡齐斯坦省水资源只剩13%,钢厂开工率不到60%。腐败吞掉17%的经济增长,先进技术变不成老百姓的实惠。 更荒唐的是,有人把干旱怪到女人头巾上。科学家直接戳破谎言:几十年乱开发、贪腐成性,才是真正的祸根。 制裁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是母亲盯着空水龙头的失眠夜,是工人拿着下岗通知的颤抖双手,是医院里断药患者的无声哭泣。美国冻结的每个美元,最后都由平民用生命买单。 当生存都成问题,强硬就不是选择,而是本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读书人

读书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