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2025年10月下旬,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X平台发布的这则帖子,瞬间让全球舆论炸开了锅,毕竟这话可不是普通政客的随口抱怨,而是手握核按钮国家的核心高层放出的狠话。 其实熟悉梅德韦杰夫的人都知道,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他就成了俄罗斯的“硬核发言人”,之前就骂过西方是“乌合之众”,还发过“乌克兰消失地图”,这次不过是把威慑力度拉满,直接圈定了核打击目标。 之所以盯上这四个国家,说穿了就是他们在俄乌冲突里冲得最靠前,2025年的战场形势已经到了高消耗相持阶段,俄罗斯夏季攻势没实现突破,乌克兰却靠着西方援助硬扛,双方都在炸对方能源设施备战过冬。 美国作为“总后台”,2025年光军事援助就砸了350亿美元,25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加上情报支持,让乌军能精准打击俄罗斯炼油厂,导致俄炼油产能降了四成,国内油气供应都紧张。 英国更狠,首相斯塔默直接宣布送5000多枚导弹,专门针对俄军无人机和快艇;德国彻底放弃中立,20亿欧元援助里有IRIS-T防空系统和反坦克武器。 要知道之前德俄能源合作多深,现在倒向西方的态度特别明确;乌克兰就更不用说了,9月炸了新罗西斯克港石油设施,瘫痪了每天200万桶的运油量,还炸过俄战略机场,等于直接在俄罗斯家门口动手。 梅德韦杰夫敢说这话,背后是俄罗斯实打实的核本钱,根据SIPRI2025年报告,全球12241枚核弹头里,俄罗斯光军用库存就有4309枚,比美国还多600多枚。 陆基有“萨尔玛特”导弹,1.6万公里射程打美国跟玩似的,能扛10到16个分导弹头,2023年就已战备值班,虽然2024年试射遇到点小问题,但威慑力一点没减。 海基640枚核弹头藏在核潜艇里,就算陆基发射井被端了也能反扑,再加上“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种能绕开防御系统的新式武器,“三位一体”核力量就是他的底气。 更关键的是,普京2025年10月刚签了新版《国家核遏制政策原则》,明确四种情况能动手,虽然没说“战败”算哪条,但“国家存在受威胁”这条完全能套上,而且这政策是全公开的,就是故意给西方划红线。 不过话说回来,梅德韦杰夫这话更像是战略威慑,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后来也补充过,俄罗斯外交政策由普京制定,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是工作视角不同,说白了就是软硬搭配,给谈判留余地。 核战争这东西谁也玩不起,当年广岛1.5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就毁了一座城,俄罗斯“萨尔玛特”一个弹头就750万吨当量,打在纽约或柏林,方圆几十公里直接夷为平地,辐射尘飘几百公里,更别说“核冬天”效应,全球气温降5-8摄氏度,粮食减产60%以上,到时候没有赢家。 西方的反应也挺耐人寻味,特朗普直接派了两艘核潜艇过去,这可是他第一次对核大国动真格,之前对付谁都是加关税,可见这次是真被戳到痛处。 但同时美国财长又说“中国是伟大的国家”,想拉中国站队,印度更是直接禁止买俄石油,转头跟美国谈贸易,全球局势跟多米诺骨牌似的倒开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互相试探底线,西方觉得军援能能耗死俄罗斯,俄罗斯觉得核威慑能逼退西方,梅德韦杰夫的帖子就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他未必真想去按核按钮,但必须让西方相信他敢按,就像打牌时亮出土牌逼对方弃牌,可问题是特朗普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万一真把“亮牌”当成“出牌”,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核阴影下没有旁观者,大国博弈的筹码不该是全人类的安危,毕竟古巴导弹危机时双方还能各退一步,现在为啥不能坐下来谈?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