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称,如果OpenAI的故事最终败露,市场将“无处可藏”】(财富)科技分析师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11-11 13:13:57

【警告称,如果OpenAI的故事最终败露,市场将“无处可藏”】

(财富)科技分析师兼教授斯科特·加洛韦就十大市值超大型公司的估值过高发出严厉警告,他断言,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导者 OpenAI 发生财务崩溃,将引发系统性冲击,使全球市场的投资者“无处可逃”。

Galloway 在他的Prof G Markets播客节目中表示,当前市场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是不稳定的,并指出自 2022 年底 ChatGPT 推出以来,人工智能已经贡献了 80% 的股市收益。联合主持人 Ed Elson 提醒听众,“人工智能是支撑股市和经济的关键所在”,而 OpenAI 正是这一切的核心。

加洛韦警觉的直接导火索是一系列“危险信号”,这些信号预示着OpenAI可能面临财务崩溃。埃尔森将其描述为“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的一场灾难”。尽管加洛韦对此有所反驳,埃尔森解释说,OpenAI目前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估计为130亿美元,但其支出却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预计支出承诺将超过1万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支出1.4万亿至1.5万亿美元,考虑到其目前的现金储备,这将造成约1.2万亿美元的巨大缺口。

Galloway 和 Elson 的大部分讨论都围绕着 Altman 和他的朋友兼 OpenAI 投资人 Brad Gerstner 在播客节目中的糟糕表现展开。Gerstner 询问 OpenAI 打算如何为这项大规模的建设项目筹集资金。Elson 称 Altman 的回应“令人震惊……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充满防御性、更慌乱、更反社会的回应了。” 他补充道:“如果你想动摇投资者对 OpenAI 的信心,我会说这就是你应该做的。”

加洛韦认为,鉴于OpenAI庞大的规模,该公司可能会在2026年的某个时候申请上市。另一方面,他表示,这样的回应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如果有人问你一个合理的问题,据我所知,没有哪个能保住饭碗的首席执行官会转过身说,‘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卖掉你的股票。’”

他称之为“罕见的失误”,这可能反映了奥特曼目前承受的压力。

加洛韦和埃尔森还评论了OpenAI首席财务官莎拉·弗莱尔因负面新闻而引发的争议:她告诉《华尔街日报》,公司正在寻求联邦政府的支持——一种“后盾”——以帮助其为未来的数据中心项目融资。加洛韦认为,这种潜在的纳税人救助再次表明该公司缺乏可行的融资计划,很可能不得不以债务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而他认为这可能是人工智能泡沫破裂的开始。

进一步削弱信心的还有领导层问题,包括最近公布的 OpenAI 前联合创始人 Ilya Sutskever 的证词,他在证词中提到了一份备忘录,声称 Altman 被解雇是因为“丧失信任”和“持续撒谎”。

即将到来的“叙事冲击”

加洛韦认为,高度膨胀的泡沫通常会因“叙事冲击”而破裂——这种冲击会引发舆论的巨大转变。如果非要他预测一个触发因素,他表示,他认为“OpenAI的崩盘”是最有可能的。

英伟达、甲骨文、AMD和微软等公司目前的高估值是由与OpenAI等公司签订的合同和口头协议决定的。加洛韦表示,他怀疑其中许多交易都是“华而不实”,指的是华而不实,徒有其表。

如果市场失去信心,一切戛然而止,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加洛韦指出,历史上,像Meta、英伟达和奈飞这样估值极高的科技巨头,在12个月内都经历过50%到70%的市值缩水。例如,在过去几年里,Meta和奈飞都曾遭遇濒临破产的危机,股价波动导致它们市值在一天之内蒸发了三分之二。

加洛韦警告说,鉴于目前前十大公司的规模,如果英伟达也出现类似的下滑,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加洛韦强调,当标普500指数40%的权重都集中在这十家公司身上时,“如果它们市值减半,所有人都将遭受重创。”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顶级分析师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一直警告称,标普500指数在2025年将持续集中度过高。就在上周六,斯洛克发布了一张图表,显示过去五年的股票回报“几乎全部来自七大巨头”,其他任何股票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增长。

在10月份举行的《财富》杂志最具影响力女性峰会上,主编艾莉森·肖特尔向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询问了人工智能的“无底洞”问题。戴蒙回应说:“一些资产价格过高,处于某种泡沫状态。”他强调“人工智能本身是真实存在的”,它为摩根大通在风险管理、反欺诈和市场营销等“非常具体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戴蒙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归入“其他类别”,认为目前难以衡量。他表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很大程度上是轶事性的,有些人声称它可以节省他们几个小时的时间。“但这值多少钱?你是不是花了两个小时去做其他事情?我们真的不知道。”

加洛韦提到了类似的例子:那些在数百万美元巨额合同上试用人工智能的大公司,迟早会说他们无法真正衡量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如果一家公司说“我们正在大幅缩减规模,因为它没有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而其他公司也纷纷表示“是的,我们这里的情况也一样”,那么一旦音乐停止,这些公司不仅无处可去,反而会像坐在滚烫的煤炭上一样,面临生死攸关的境地。

“情况会很糟糕,”他补充道。

Galloway总结道,如果OpenAI的故事最终败露,由此导致的市场下滑将是极其剧烈的:“届时将无处可藏。”

0 阅读:16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