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

兰亭说事 2025-11-10 16:33:17

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看不懂。第一件,他没参加普京11月5日主持的安全会议重要会议。第二件,他不再是G20峰会的俄罗斯代表团团长。 11月5日,普京专门召集人讨论美国要重启核试验的事,当场放话美国敢试俄罗斯就敢反制,还让外交部、国防部赶紧收集信息拿方案。 这可是要直接对接国际社会解释立场的大事,作为安全会议常任成员的拉夫罗夫本该是绝对主角,结果外交部其他官员都在待命,唯独他不见踪影。 而且核议题是俄罗斯的战略基石,外交口径的拿捏全靠他这位老炮儿把关,这种场合“商定缺席”,根本说不过去。 更耐人寻味的是G20峰会的代表团换帅,以往次次亲自压阵的拉夫罗夫,这次被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取代,随行的还有财政部副部长切别斯科夫这类经济领域官员。 这画风变得可不是一星半点,要知道过去拉夫罗夫参会,张口闭口都是反西方制裁、捍卫主权,如今代表团里揣着财政官员,明摆着是要跟各国谈生意、聊合作,这路数跟他的风格压根对不上。 根子还是出在俄罗斯眼下的日子不好过,硬扛的老办法已经玩不转了。自2022年以来,西方扔过来的制裁清单快堆成山了,普京自己都算过账,针对俄个人和实体的制裁多达28595项,比其他所有国家受的制裁加起来都多。 美国一家就扔出近6500项,欧盟、瑞士这些国家跟着凑热闹,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冻结,能源出口被设价格上限,连航空航天零部件都断了供。 这可不是靠几句强硬表态就能扛过去的,企业要活下去,民生要保障,总得想办法找突破口,总不能真把自己逼成孤家寡人。 可拉夫罗夫这二十多年的外交风格早就固化成“钢筋混凝土”了,强硬是强硬,但灵活度基本为零。 就说10月那次,为了准备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他跟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话时,没跟普京提前商量就甩出了乌克兰问题的强硬备忘录,把“乌不得入北约”这种底线问题直接摆上台面,结果把美方惹毛了,会晤直接黄了。 这操作搁以前或许算“敢打敢拼”,但现在俄罗斯正想找机会跟西方谈部分解除制裁,他这一下直接把对话的门给焊死了,等于给普京的布局添了个大麻烦。 普京要的是能根据形势收放的外交,不是一根筋到底的硬刚,拉夫罗夫显然没踩准节奏。 而且普京现在正在搞“年轻化改革”,军队里50后、60后将领陆续被70后、75后取代,政府里曼图罗夫这些年轻人也爬上来了。 拉夫罗夫都75岁了,思维里的“冷战式对抗”烙印太深,让他去跟新兴经济体谈跨境结算、跟欧洲国家聊能源合作,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说到底,拉夫罗夫的缺席不是偶然,而是俄罗斯外交换频道的必然结果。以前靠他硬刚能守住底线,现在要靠新人找活路,新的游戏规则得由懂经济、会变通的人来玩。 克宫那些“事先商定”的解释,不过是给这位老外交家留了点体面罢了。

0 阅读:57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