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传来大好消息!   11月7日,蒙古国达尔汗市的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1-10 15:17:59

蒙古国传来大好消息!   11 月 7 日,蒙古国达尔汗市的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上,三国代表没绕弯子,当场共同签署了《中俄蒙 "万里茶道" 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   这可不是简单的景点清单拼凑,实则藏着三国把这条古老茶路打造成跨境旅游黄金通道的深意。   毕竟这条从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古道,打 17 世纪起就以茶叶贸易为纽带连接三国,2019 年还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如今总算要借着这份计划真正 “活” 起来了。   这合作绝非临时起意。早在 2016 年,中俄蒙就牵头成立了 “万里茶道” 国际旅游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内蒙古,最初只有中国福建、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等 12 家创始成员单位。   而到 2025 年 8 月,联盟规模已经扩充到 26 家,中国占 9 家、俄罗斯 8 家、蒙古 7 家,连莫斯科、喀山这些远途城市都主动加入进来。   之前联盟早推出过 “神奇茶路之旅” 等 10 条试运营线路,还在呼和浩特、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蒙古国乌兰巴托这几个关键节点竖了遗址纪念碑,算是把合作的骨架搭得稳稳的。   这次新签的计划更实在,直接锁定三大方向:挖深线路内涵、打造自驾品牌、升级便利服务,每一条都带着能落地的硬动作。   说到共同开发旅游线路,绝非在地图上简单画条线那么轻松。   这条茶路全长 4760 公里,中国段里,武夷山的茶田还飘着百年茶香,汉口 “东方茶港” 的老码头遗址依稀可见,内蒙古的草原古驿站仍留着驼队印记;蒙古段的库伦古城里,当年的贸易商号痕迹还没淡去;   俄罗斯段则串起了贝加尔湖畔的茶栈旧址、莫斯科的茶商老宅。   三国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散落的 “珍珠” 串成完整的体验链。   会议间隙开的旅行商洽谈会来了几十家文旅企业、协会,大伙儿凑一起琢磨的就是怎么把这些点变成能玩的线路 —— 比如从武夷山茶田出发,亲手学做茶饼,再到草原体验驼队扎营,最后去俄罗斯逛茶商博物馆,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之旅。   这可不是空想,2025 年 1 到 7 月,光内蒙古就接待了 25.3 万名俄罗斯游客、80.6 万名蒙古国游客,同比还在往上走,市场早就等着这样的产品了。   更让人期待的跨境自驾游品牌,背后全是基建和政策在托底。蒙古国正推进乌兰巴托到达尔汗的双车道公路建设,未来还要一路修到蒙俄边境,就是为了打通自驾的陆路大动脉。   中国这边也不含糊,满洲里口岸早就搞起了 “团体预约” 通关模式,旅游团过关时间压缩到分钟级,2024 年一季度这儿的出入境人数就有 15.07 万人次。   最关键的是 2025 年中俄 30 天免签政策落地,持普通护照就能直接出行,以往办签证得耗五六天,现在真正实现了 “说走就走” 的跨境旅行,抚远口岸首航那天就有 300 名游客赶来体验首发线路。   不难想象,以后自驾车队从呼伦贝尔出发,穿过蒙古草原的辽阔,再开到贝加尔湖的湖畔,一路风光换着样儿,想想都让人动心。   旅游便利化这块儿,三国更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实在招。   内蒙古 2024 年就出台了专项奖励政策,对单次承运 100 人以上的国际航班给 5 万元奖励,组织 300 人以上国际专列每列奖 5 万,到了下半年奖励还上浮 30%。   这些政策就是要把更多航班、专列往茶路沿线引,让游客出行更方便。航线加密也在推进,北京到莫斯科每天都有十多班飞机起降,还专门设了免签专用通关通道,旅客过关只要 10 分钟。   对企业来说更省心,中俄升级了 “长春 — 珲春 — 莫斯科” 物流干线,运输时效缩短到 20 天,不管是武夷岩茶这样的旅游商品,还是酒店所需的物资,调运都快了不少,间接也能让旅游成本降下来。   肯定有人会问,这会不会只是签个文件走个过场?看看细节就知道是动真格的。会议当天,三国不光签了计划,当场就举办了 “万里茶道” 自驾游启动仪式,签完就动手,一点儿不拖。   而且三国的合作早就超出了旅游本身,青少年研学这块儿已经做得热火朝天。   2025 年截至 8 月底,呼伦贝尔就接待了 1.5 万名入境青少年游客,同比涨了 57%,像 “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 这样的研学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牙克石接待过 200 多名俄罗斯学生体验传统艺术,额尔古纳搞过中俄师生共游的活动,根河还让俄罗斯学生走进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了解生态文化。   更长远的是申遗合作,2023 年三国就签了共同申遗倡议,还开了学术研讨会,商量着一起做文物调查、编申报文本,有文化认同在,合作自然能长久。   这份合作计划既是对历史文脉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布局。

0 阅读:76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