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台独”分子紧张了!“台独”分子吴欣岱无意中透露了一个真相! 过去国民党用“反共”压制不同声音,把很多持不同意见的人一律贴上“共谍”的标签,那些年的台湾,谁敢说点不一样的想法都怕被卷进无妄之灾,民进党后来自称“为被压迫者发声”,却把这段历史直接和“台独”扣在一起,简单粗暴分了个你我对立。 但其实很多历史受害者压根没想着搞什么“台独”,更多只是因为看不惯专制,想发点自己的声音,可是民进党上台之后不断包装自己,把反对国民党等同支持“台独”,很多事实就这样被省略了,于是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想法被不断强化,遮住了早该直面的现实。 台湾民众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两岸关系本来复杂,没那么简单切割,大家都知道台湾历史从来不是孤岛,而是和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家族渊源还是文化习惯,那些断不掉的关联都写在现实生活里。 岛内很多年轻人因为从小接受片面信息,对两岸的真实渊源了解得并不全面,可近年档案公开、学者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认识那段被修饰过的历史,台湾社会里真正支持两岸持续交流的人其实不少,数据显示认同“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人依然占有不小比例。 台面上的这些政治斗争说白了就是让选民陷入选边站队,每当社会矛盾升级、有争议的话题出现,很多政客总喜欢用“台独”或者“反中”转移注意力,明明普通人关心的是薪资、住房、生活水平,却常年被拖进“民进党vs国民党”,“独立vs统一”的漩涡。 民进党和一些“台独”分子其实明白,台湾无论再怎么做表面文章,历史上从没有真正脱离两岸互联的土壤,他们害怕这股真实的认知慢慢扩散开来,大家都明白台湾问题本质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而不是靠政治包装出来的“台独”,这些人为制造的矛盾掩盖不了老百姓的现实。 这次郑丽文事件把民进党的焦虑和岛内结构性矛盾直白地摆到了台面,事实早就说明,单靠刻意营造的阵营对立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 台湾的路到底怎么走不该靠一群人简单划分,民生和历史一样都逃不开真实,而不是那些喊出来的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