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吴石将军的牺牲更让人心里难过的,是几十年后,一个叛徒从资料里推断出的一个结论—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1-10 11:50:37

比吴石将军的牺牲更让人心里难过的,是几十年后,一个叛徒从资料里推断出的一个结论——在对岸,可能还有两个比吴石级别更高、我们至今都不知道是谁的“自己人”。   这个推断出自当年国民党保密局的叛徒谷正文。这人早年也混过地下党,后来叛变投了敌,成了特务系统里的骨干,当年吴石案就是他亲手参与审讯的。   几十年后他退休没事干,整理旧案卷宗时翻到了吴石案的原始材料,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最后才抛出了这个让人揪心的结论。   谷正文这号人,一辈子靠出卖同胞吃饭,对地下党的运作套路门儿清,他太清楚“单线联系、逐级负责”是铁规矩,可吴石案的卷宗里,偏偏藏着不符合这规矩的猫腻。   吴石可不是普通特工,1949年的时候,他已经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挂着中将军衔,专门管作战计划,手里攥着台湾海峡防御图、舰艇部署位置这种核心机密。   按照当时国民党国防部的规定,参谋次长得协助总长处理战略规划,协调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每天看的电报里全是金门、舟山的守军数量和登陆弱点标注。   这种级别的潜伏者,按常理来说,他的上线肯定是比他更接近权力核心的人物。但当年蔡孝乾叛变后供出的名单里,查到“吴次长”就断了线,这在谷正文看来根本说不通。   地下党从来不会让最高级别的情报员,直接对接中层联络人,就像当年朱枫只是传递情报的交通员,根本不可能是吴石的直接上级。   谷正文晚年接受采访时说过,当年为了套吴石的话,他特意利用曾被吴石提拔的旧情,去欺骗吴石的妻子王碧奎,最后靠一张吴石签发的通行证定了案。   可退休后再翻案卷里的经费流水,他发现吴石搞情报活动的经费,比中共给中层特工的常规经费多得多,而且来源根本查不到。   更蹊跷的是,案卷里有一份“综合检讨”提到,朱枫传递的部分情报涉及跨部门的战备情报,按吴石的职权范围,按理说根本没法单独拿到,必须有其他部门的高层帮忙才能搞到。   这些细节当年都被破案的狂喜盖过去了,几十年后串起来一想,答案就只剩一个:吴石之上,肯定有能调动跨部门资源的更高层级的人。   国民党1946年改革军制后,国防部架构里比参谋次长高的,只有部长、总长和少数元老级将领。这些人要么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要么手握军政大权,一个个看着都像是“绝对忠诚”的样子。   谷正文一辈子抓过四百多名地下党,却从没碰到过能撬动这么核心资源的角色。   他从案卷里的加密电报代号发现,吴石的电报里曾出现过两个没解开过的上级代号,这两个代号的权限等级,比当时已知的所有地下党高层代号都要高。   更让他坐不住的是,吴石案破了之后,台湾还是多次出现战略情报泄露,比如1952年的空军基地调动,大陆那边居然比国民党的基层部队知道得还早,这种泄露模式,跟吴石传递情报的风格简直一模一样。   吴石当年在陆军大学当过教育长,军界里超过一半的军长、司令,都是他当年教过的学生。凭这份人脉,他本可以搭建更大的情报网络,可他到死都没供出任何一个上级。   谷正文晚年盯着吴石就义前的照片发呆,说自己当年低估了对方的意志力,其实他心里更清楚,不是吴石不招,是招了也没用——那些比他级别更高的人,早就把自己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   国民党当年搞白色恐怖,抓了上千人也没挖出血脉,谷正文整理案卷时才明白,他们当年只砍了树干,根本没挖到树根。   这两个至今身份不明的“自己人”,说不定当年就坐在国防部的会议室里,跟着蒋介石一起讨论防务计划;说不定握着某个军种的指挥权,悄悄调整着布防的漏洞。   他们看着吴石牺牲,看着朱枫就义,却不能有丝毫异动,只能继续戴着“忠臣”的面具潜伏下去。   谷正文抛出这个推断的时候,已经是个满脸皱纹的耄耋老人,他或许是想炫耀自己的“洞察力”,却无意间揭开了一段更沉重的隐秘——有些牺牲从来不是孤胆英雄的独奏,而是一群人的沉默接力,那些没有名字的人,或许比吴石承受了更久的煎熬。   这些年两岸陆续解密的档案里,还能看到当年保密局的困惑:明明破了“密使一号”吴石,却总觉得漏了更关键的人物。   而咱们这边的史料里,关于台湾地下党的记载,在吴石之后也总有模糊的断点。那些断点背后,就是谷正文推断出的两个影子,他们把自己变成了永远的秘密,就算到了牺牲的那一刻,都没能留下自己的真名。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