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韩国上下从政客到民众,对中国的恨意越来越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前一段时间,韩国还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华游行,连李在明都不得不重视起来,要求民众们不许再展开此类游行。 说起韩国社会这股针对中国的负面情绪,最近几年真是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韩国街头接二连三冒出反华集会,参与者从年轻人到一些保守派政客都有,口号喊得震天响,动不动就扯上选举舞弊、中国操控舆论这些事儿。韩国中央日报和东亚研究院联合搞的民调显示,超过66%的韩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负面的,其中年轻人群体高达八成。这数据一出来,就跟火上浇油似的,让网络上那些反华帖子的转发量直线上升。想想看,韩国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去年双边贸易额还破了3600亿美元,可民间情绪却这么剑拔弩张,这不光是文化摩擦那么简单,背后藏着经济落差和政治算计的影子。 先聊聊那位点燃导火索的金兰都教授吧。早在2015年,他就上KBS的节目《明见万里》,直截了当地说:“全世界只有韩国还在看不起中国,而中国眼里早就没有韩国了。”这话说出口,韩国舆论炸锅了,有人觉得他戳中痛点,有人直接骂他亲中卖国。金兰都没怵,继续在学术圈发声,他的研究指出,古代朝鲜半岛的王朝体系长期跟中原王朝有藩属关系,半岛先民的迁徙路径也和中国东北部落有交集。这观点在韩国保守派眼里就是大逆不道,可事实摆在那儿,历史档案里明明白白记录着高丽和朝鲜的朝贡记录。金兰都的坚持,让少数韩国年轻人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家总盯着中国找茬,却忽略了自家发展的瓶颈。 这股反华风潮的根子,得从2017年的萨德事件说起。那年韩国部署美国萨德反导系统,中国这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采取了经济反制措施,韩国娱乐和化妆品产业在中国市场份额大滑坡。韩国人当时觉得这是中国在“报复”,从那以后,负面情绪就埋下了种子。民调数据显示,萨德事件后,韩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从原来的六成多蹿到九成以上。到了尹锡悦上台那几年,这事儿被政治化了。尹锡悦政府亲美路线走得飞起,经常在国会演讲里把中国当靶子,承诺加强跟美国的军事合作,还公开说韩国不再被中国“无视”。结果呢?韩国经济没见起色,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本土品牌像华为和小米崛起,三星份额从巅峰的20%多掉到个位数。韩国造船业也一样,本来是亚洲老大,现在中国船企订单抢得飞起,韩国企业只能靠技术升级勉强跟上。政客们为拉选票,动不动就把“反华”当筹码,右翼媒体跟风炒作,社交平台算法一推,年轻人刷着刷着就信了那些“中国威胁论”。 再看最近的选举黑客风波,2024年韩国国会选举前,网上突然冒出传闻,说中国黑客干预投票,操控选票帮李在明上台。韩国选管委大楼外头,警车一停,九十多个工作人员被带走检查,消息一出,右翼博主们蜂拥而上,编故事说这些人是中国情报人员,意图搅局四年前的大选。政府和美军基地赶紧澄清,说没这回事儿,可那些媒体不买账,继续煽风点火,把自己包装成“揭秘勇士”。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尹锡悦的支持者们更来劲了,直接上街游行,高举美国国旗,喊着“中国出局”。韩国情报机构也掺和进来,去年下半年报告说,选举期间有境外网络攻击痕迹,但没确凿证据指向中国。结果呢?选管委直接检举了三个散布谣言的观察员,警方介入调查。可这股风气一起来,韩国年轻人里头,觉得中国是“敌人”的比例从2024年的30%涨到2025年的44%。你说这不是内耗吗?明明自家经济压力山大,失业率高企,年轻人就业难,却把锅全甩给中国强大。 李在明上台后,本来想修补中韩关系,他竞选时就说过要搞实用外交,修复经贸纽带。可现实骨感,反华集会没停过。2025年9月,首尔明洞一带爆发大规模游行,参与者撕毁中国国旗,污蔑中国游客传播疾病,还传谣说3000万中国游客要涌入韩国。韩国总统府那边,李在明坐不住了,9月9日主持国务会议,直批这些行为“脱离言论自由范畴”,是“胡闹”和“蓄意挑衅”。10月2日,他又下令政府部门打击威胁游客安全的举动,制定根除排外对策。韩联社报道,这针对的就是反华集会。中国驻韩大使馆也发声明,要求韩方保障在韩中国公民安全。说实话,李在明这步棋走得对,要是放任不管,韩国旅游业就遭殃了。中国游客消费力强,一年上千万人的访韩量,等于韩国几大出口产业的总和。明洞那些商铺,本来靠中国买家吃饭,现在游客一少,生意黄了,谁买单?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上世纪末经济腾飞,韩流、化妆品、半导体风靡亚洲,那时候韩国人有优越感。可现在呢?中国GDP早超韩国十几倍,高铁、5G、电动车这些领域,中国领先一大截。韩国政客不反思自家问题,老盯着中国找存在感,选票一捞,反华就成了流行病。尹锡悦时代,韩国在中、美之间平衡丢了,无限靠美,外交空间越挤越窄。韩国反华这股劲儿,对自家发展百害无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