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11月8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方尚未通过外交渠道收到美国关于特朗普恢复核试验的说明。拉夫罗夫强调,俄总统下达的核试验指示正在执行中。 这一事件的发生,将加剧全球范围内对核军备竞赛复燃的担忧,也印证了“美国想得到的,永远都是第一”的现实主义逻辑。 个人觉得,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三重战略逻辑: 1·破解美国战略模糊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间,曾经发表过多个恢复核试验的言论,但都没有付诸实践。如今,拜登当局似乎面临着“特朗普二次爆发”的困扰,不知道特朗普究竟是“言重”还是“言轻”。 2·强化核威慑 俄方强硬反制的背后,是对美国挑衅的强烈不满,更是对全球核平衡的警告。无论美国恢复核试验的动机是什么,如果真这么做了,那就意味着美国放弃了多年来坚持的“不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也就意味着美方在核军备竞赛问题上的“战略克制”已死。如果核试验重启,那就意味着全球战略稳定面临着实质性的威胁。 3·为外交施压 除去破解美国战略模糊和强化核威慑之外,俄方还希望通过特朗普恢复核试验的强硬表态,为即将开始的美俄外交施加更多的压力。在特朗普恢复核试验的问题上,美国当局尚未给出清晰明确的解释。这种模糊不清正好给了俄方一个强硬反制的借口。 美俄关系恶化到今天这个地步,与特朗普当局时期美国对俄方施加的极限压力密不可分。在乌克兰问题上,拜登当局延续了特朗普时期对俄方的强硬政策,并且有所升级。这种政策导致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大幅度恶化,也直接造成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断交多轮外交关系。 现在,拜登当局似乎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希望通过即将开始的美俄外交与乌克兰危机谈判,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可谓是打算修好楼塌而已,莫言拆白屋? 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印证了“美国想得到的,永远都是第一”的现实主义逻辑。在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俄方就是一种强压政策,想方设法地把俄方压制到不再具有任何大国竞争力。在这种强压政策下,俄罗斯被迫恢复了与美国的大国竞争关系,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在竞争关系恢复的大背景下,美国能做到继续压制俄方,让其重新回到冷战时期那种唯唯诺诺的状态吗? 如果能做到,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做不到,那就意味着美方必须要与崛起后的俄罗斯继续竞争下去,并且还要为这种竞争关系寻找清晰明朗的逻辑。对此,大家怎么看?

喜马拉雅
美国应当想方设法勾引、诱惑俄罗斯与他搞军备竞赛,这样就可以把俄罗斯彻底搞垮了。此前的美国总统里根就是用这种方法搞垮前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