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端陵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武宗李炎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大程镇(亦称徐木乡

咸小解 2025-11-09 11:06:59

唐端陵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武宗李炎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大程镇(亦称徐木乡)桃沟村东北。它作为陕西关中十八唐帝陵之一,已在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公元840-846年)以"会昌灭佛"著称。他于会昌六年(846年)崩于大明宫,同年八月安葬于端陵。端陵采用"积土为冢"的形制,封土呈覆斗形,现高约15米,陵园平面近似方形。端陵的石刻分布于陵园四门和神道两侧,虽然部分石刻在历史中遭到破坏,但仍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珍贵作品,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第一神道石刻序列: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和翁仲(石人),东西两列间距66米。其中一件鸵鸟石刻已迁至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 第二翼马:翼马肋部雕有生动的卷云纹双翼,造型挺拔,是唐代陵墓石刻中富有想象力的代表。 第三翁仲:神道旁现存4尊石人翁仲,东列为执笏的文官,西列为拄剑的武官,形象庄重,可惜部分石人头像已缺失。 第四门狮与仗马:陵园东、南、西三门外各存一对石狮,北门外另有仗马及控马者的石刻,但多已残损或遗失。 端陵的石刻是晚唐陵墓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其整体气势和雕刻技艺相较于盛唐有所减弱,但它们依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了解唐代的丧葬制度、礼仪文化和艺术变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端陵免费对外开放,但位置相对偏远,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在现场,你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些历经千年的石刻在田野间的沧桑与庄严。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咸小解

咸小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