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跑半小时,体重纹丝不动;慢悠悠散步40分钟,反而轻了四两。”昨晚,小区群里

海景花园 2025-11-09 06:52:35

“拼命跑半小时,体重纹丝不动;慢悠悠散步40分钟,反而轻了四两。”昨晚,小区群里有人甩出这条对比,瞬间炸锅。 有人不服:“低强度也能瘦?我HIIT白跳了?” 有人附和:“我戴手环快走,心率120左右,两个月裤腰小两码。” 吵到半夜,有人甩出《运动科学与医学杂志》2020年的实验:把一群胖子分成两拨,一拨按60%最大心率快走,一拨玩命间歇冲刺。 八周后,低强度组脂肪氧化率高20%,高强度组心肺猛涨,腰围却输一筹。 数据冷冰冰,却解释得通:脂肪得靠氧气拆成二氧化碳,再顺着呼吸溜出体外。 喘成狗的时候,氧气不够用,身体只能赊账烧糖原,脂肪倒被囤着应急。 慢悠悠那档,呼吸深而不乱,84%的脂肪变成呼气,只有16%变成汗,难怪衣服没湿,体重秤却动了。 算心率也简单:220减去年龄,再乘0.6到0.7。 三十岁的人,114到133之间就够。 戴上手环,快走、椭圆机、原地踩台阶都行,只要绿灯常亮,半小时起步,嘴里还能哼歌,减脂的齿轮就悄悄转动。 当然,也别一棒子打死HIIT。 想提高最大摄氧量、想跑马拉松,冲刺少不了;只想把肚子按下去,低强度更划算,还省得第二天腰酸到下楼扶墙。 所以,明早出门,别纠结跑多快。 把心跳稳在“能聊天、不能唱歌”那条线,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在偷偷把脂肪送回大气。 最低心率不是偷懒,是让脂肪踏踏实实说再见。

0 阅读:49
海景花园

海景花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