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祭拜吴石烈士有什么意义?孙玉良:两岸同胞的心越贴越近了】
2025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参加了一次重要活动,那就是出席“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举办的“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灵大会”,其间祭拜了在台湾牺牲的吴石烈士。这一举动,在海峡两岸引发了广泛关注。我认为:这一行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表明“两岸同胞的心越贴越近了”。
首先,这是对国共两党对历史的共同铭记,超越了当下的政治分歧。吴石将军是潜伏于台湾的秘密情报员,1950年因“吴石案”暴露而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他的故事,是国共内战历史中悲壮的一页。郑丽文作为国民党主席,公开祭拜一位被国民党政权处决的烈士,这一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表明,历史的伤痛可以被共同面对,历史的评价可以基于民族大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而非固守一党一派的立场。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为两岸从历史恩怨中走向和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次,它彰显了“两岸一家亲”的血脉纽带和情感共鸣。无论是当年的国民党老兵,还是像吴石这样为信仰牺牲的烈士,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的命运都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祭奠吴石,不仅仅是纪念一个个体,更是缅怀那个时代所有为家国理想而奋斗、而牺牲的中国人。这种基于共同民族情感的行为,能够有效地唤起两岸民众的心灵共鸣,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的贴近”,是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割断的坚实基础。
再者,这一举动呼应了当前两岸民间加强交流融合的时代潮流。尽管台海局势复杂严峻,但两岸民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始终未曾间断,并且日益深入。郑丽文的行为,可以看作是这种民间暖流在政治人物身上的体现。它向外界表明,在岛内,以郑丽文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愿意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务实努力。这种来自台湾内部的正向互动,对于打破两岸僵局、营造善意氛围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它寄托了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共同期待。吴石烈士牺牲前曾留下“台湾一定要解放”的遗言,他期盼的是国家的完整与富强。今天,我们纪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前辈的遗志,共同努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落下台湾人。郑丽文的祭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这种历史大势的一种潜在认同。它提醒人们,两岸的未来在于融合而非对抗,在于共创繁荣而非割裂分离。
总而言之,郑丽文祭拜吴石烈士,绝非一次简单的个人行为。它是一个符号,标志着中国国民党开始以更宏大、更包容的历史视角看待过去;它是一座桥梁,连接起两岸基于共同民族情感的心灵彼岸;它更是一声号角,呼唤着两岸同胞携手并进,共同迎接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当两岸同胞的心越贴越近,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图谋都将无法得逞,中华民族的团圆之梦也必将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