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天,无疑是小鹏物理AI被质疑得最厉害的时段。小鹏科技日上,第二代人形机器人

冬菱说汽车啊 2025-11-08 21:20:04

过去两天,无疑是小鹏物理AI被质疑得最厉害的时段。

小鹏科技日上,第二代人形机器人IRON迈出“猫步”缓缓走向舞台中央,行动姿态十分拟人,这本来是一个中国科技发展走向前沿的最好证明,但在网上,却掀起了不一样的声音。

网友对“IRON”的姿态动作、轮廓细节进行“逐帧”分析后,猜测小鹏这个机器人根本是真人演示。一时间,网上对小鹏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小鹏当天的股价也因此发酵受到较大影响。

面对质疑,小鹏官方的回应也很迅速,先是小鹏汽车副总裁放出“IRON”在实验室测试的视频证明“走猫步”的真实性。随后,何小鹏本人也在次日早上发出“一镜到底”视频,介绍了背部的晶格肌肉与控制器、肩膀的运输固定器、耳朵位置的麦克风阵列、手部谐波关节等精密零件。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机器人是真人”这个谣言已经站不住脚了,但舆论发酵的趋势下,依旧很多人在找疑点。所以,在第二天的小鹏X9增程版的发布会上,小鹏不仅让“IRON”重返舞台,更在现场通电的情况下剪开其腿部覆盖件,公开展示内部的机械结构。

当然,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次的事件无疑是成功的,小鹏机器人项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澄清后美股也涨了11%。但我想这个过程,绝对不是小鹏想要看到的局面。

自证的成本很大,一刀一刀剪下来的,不止是小鹏机器人团队多年来的心血,更剪出了当下舆论环境的浮躁。明明是多年深耕的技术结晶,却要靠才能反驳不实质疑,像六子那样破开肚皮才能证明自己吃了一碗粉去消解误解,本身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消耗与遗憾。

至此,这件事算是搞一段落了,在后续小鹏科技日的群访上,何小鹏和顾宏地也分享了小鹏在科技、物理AI、自动驾驶上更多的规划与想法,根据科技日上四项重点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些信息:

一、人型机器人IRON

小鹏对这个“项目”的核心定位就是要 “高度拟人化”,从来不追求复杂舞蹈表演,核心目标是商业量产与场景泛化,这也是目前IRON与其他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小鹏设计出来就是为了直接使用的。所以在舞台上何小鹏提到,为了做到“猫步”,小鹏花了7年。为的就是在应对更多场景上的精细化操作,后续的几个核心场景布局:

- 初期聚焦导巡、导购、导览等商业场景;

- 3-5年可实现拧螺丝、做家务等;

- 5-10 年有望拓展至老人 / 小孩照料;支持灵活换 “手”,适配家庭与工业不同需求。

(关于舞台上“猫步”的争议,何小鹏在第二天小鹏X9增程的专访上也直接回应了,这部分我会再跟大家好好聊聊。)

二、Robotaxi

为什么选择高德?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高德是中国非常大的出行生态平台,在细分的软件平台上高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小鹏和高德合作,基本就是一个“强强互补”的局面——高德负责运营,小鹏提供核心技术与产品。

但在这个问题上,何小鹏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小鹏跟很多Robotaxi公司不一样,我们不追求自己的全力运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

这一点其实在小鹏近年来的全球化布局有关,海外的车型销售小鹏也是以经销商的模式去进行,所以在商业上会有很大的灵活性,也让小鹏团队能够通过以更快的方式推广自己的产品。放到Robotaxi上,2026年发布的三款不同价位车型,支持ToC销售,可进一步分摊BOM与研发费用,提高成本优势。

三、第二代VLA

第二代VLA就是进一步弱化甚至去掉了“L”的转译过程,而且在三颗图灵芯片的2250T算力的加持下,小鹏可以构建出一个能力更强的、真正意义上的端到端模型。目前来看,小鹏的第二代VLA是领先的,至少是领先一代。

而且小鹏同样保留了Max版本上的可能性,一颗图灵或者两颗Orin也可以支撑起小鹏的高阶辅助驾驶。

在后续车型上,小鹏将逐步推出双Orin芯片、单图灵芯片版本的Max版,共享一套软件架构。而Ultra车型因为高算力的支撑,甚至可识别坑洞,下季度将开展全场景路况测试。到了2026年,小鹏将推出搭载最新VLA技术的新车型,未来机器人VLT大脑将迁移至下一代汽车。

至于海外布局上,小鹏将跳过L3级,直接在L2的基础上推进L4,2026年在欧洲落地高速NGP功能,同步跟进香港及东南亚市场,适配不同国家路况与法律法规。

四、飞行汽车

这个项目专访上聊得稍微有点碎,但总结下来有两个核心点:

- 软件上和汽车、机器人、自动驾驶用的是同一套底层架构;

- 飞行汽车会是一个全球性的项目,例如小鹏目前在积极推进与香港当地的交流合作。

五、和大众的合作

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小鹏和大众的第六次合作了,其实两年多前,小鹏一开始与大众的合作,主要还是在中国的大众电动汽车上,但很快就拓展到更多的车型、供应商、供应链,也包括电子电气架构,甚至是充电上的合作。

合作核心就是基于信任与开放(这里真的不得不额外提一提何小鹏这种理工男老实人的性格可能真的挺受德国人喜欢的),至于未来的合作,或者会拓展到VLA与芯片合作,赋能大众智能驾驶等技术。

写在最后

看完整场发布会,你才能真正理解“涌现”这个主题。小鹏布局多年的物理AI、具身智能、全球化布局,全都在今年的科技日规模化“涌现”地出来。如今大家看到的小鹏,绝对不是几年前还在为销量发愁的小鹏,而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视野和领先产品布局的科技企业。而这,是大多数新能源品牌无法媲美的自信,也势必会成为小鹏走向未来的“船票”。

小鹏悲壮自证 大v聊车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冬菱说汽车啊

冬菱说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