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北约秘书长宣布了 2025年11月7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工业论坛上高调宣布,该军事联盟的弹药总产量已超越俄罗斯,达到数十年来最高水平。 这番表态满是兴奋,可五个月前吕特还公开坦言,俄罗斯弹药产量是北约的四倍,半年间的反转藏着北约军备扩张的急切。 产量反超的底气,来自北约实打实的资金投入。2025年海牙峰会敲定,2035年前成员国国防开支要达GDP的5%,美欧多国紧急新建、扩建弹药生产线。 目前欧盟155毫米炮弹月产10-12万枚,美国约4万枚,正朝着欧盟年底年产200万枚的目标推进,莱茵金属、Expal等企业持续扩能。 但吕特的说法避了关键信息。外媒预测俄罗斯2025年炮弹产量约450万枚,且早已转入战时经济,国防支出占GDP6%-7%,还能通过外部渠道补充。 北约是资本密集型应急扩产,受火药、发射药等供应链瓶颈制约,部分缺口要到2027年后才能缓解。俄罗斯则是动员式稳定生产,更能应对战场的持续消耗。 吕特一边晒产量数据,一边渲染“俄罗斯威胁”,实则是为北约持续增加军费、扩张势力范围找理由,只会让地缘对抗愈演愈烈。 弹药产量的比拼从来换不来真正安全,反而会让冲突陷入更长周期的消耗,一步步挤压和平谈判的空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