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被台风“海鸥”袭击,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是雷声大雨点小,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援助。我们要帮他们吗? 当地时间11月4日凌晨,强台风“海鸥”在菲律宾莱特岛沿海首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风速高达165公里每小时,瞬间就把沿线的房屋刮得支离破碎。 之后这股台风一路自东向西横扫菲律宾中部地区,所到之处狂风暴雨不断,很快引发了大面积的洪涝和山体滑坡,多个省份的交通、电力系统直接瘫痪。 截至11月7日清晨,菲律宾民防办公室通报的最新数据显示,这场台风已经造成188人死亡、96人受伤,还有135人下落不明,全国受灾人口突破225万,其中31.8万人只能暂时挤在临时避难所里度日。 中部的宿务省和莱特岛成了重灾区,光宿务省就有139人死亡、79人失踪,原本热闹的居民区变成了一片废墟,街道被泥水完全掩埋,幸存者只能在瓦砾堆里无助地寻找亲人。 更让人揪心的是,“海鸥”的影响还没完全消散,另一个台风“凤凰”已经逼近,根据中央气象台11月7日的预报,它预计8日就会进入菲律宾预警责任区,北部吕宋岛又要面临新一轮的风雨考验。 面对这样的双重危机,马科斯总统在11月6日正式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可此时不少灾区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悄悄溜走了。 其实就在台风登陆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3日,菲律宾防长还在马尼拉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代表开联合防务会议,四国高调宣称“南海仲裁裁决有约束力”,甚至计划下个月搞大规模联合军演。 可当灾难真的降临,这些平时和菲律宾勾肩搭背的“亲密盟友”却集体沉默了。 美国没派一兵一卒的援助队,日本只象征性给了点排水设备,澳大利亚更过分,连官方的慰问声明都懒得发,反而忙着宣传自家的军演成果,也就欧盟给了些卫生用品,根本填不上菲律宾的救灾缺口。 这时候菲律宾网友开始在网上刷屏质问“中国怎么还不来帮我们”,连外交部都直接喊话,说“中国以前都是第一个来援助”。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确实从没吝啬过。 2011年台风“天鹰”时捐了百万美元,2013年“海燕”台风送了2万吨大米加200万美元,2021年“雷伊”过后又捐了1万吨大米和100万美元,就连2023年马荣火山爆发,中国海军都紧急调头送去了生活物资,这些年累计援助早就超2100万美元。 可善意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2025年7月,菲律宾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多次高速危险穿航中国舰艇,最近距离才百米;10月12日,又有两艘菲律宾公务船非法闯入南沙铁线礁,还恶意擦碰中方执法船,责任明明白白在他们那边。 更让人寒心的是,2024年中国捐的医疗物资,居然被菲律宾军方扣了下来,根本没送到受灾民众手里。 他们一边拿着中国的援助,一边允许美军扩建军事基地、部署瞄准中国的导弹,一年搞230多次联合军演,在国际上还总抹黑我们的形象。 说白了,援助从来不是谁的义务,中国的钱和物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都是我们纳税人的血汗钱。 这次宿务省的防洪工程完全失效,就是因为当地260亿比索的防洪预算被腐败分子掏空,511个项目成了摆样子的“幽灵工程”,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援助能确保真正用到灾民身上吗? 而且今年中国自己也不轻松,多个省份遭遇台风暴雨,中央财政早就拨了救灾资金支援国内重建,有限的人力物力,肯定要先保障自家受灾民众的生活。 还有数据显示,85%的中国民众都反对大规模援助,大家不是冷漠,是实在不想一次次养“白眼狼”。 不过中国也没完全不管,外交部已经表达了人道主义关切,华侨社群也在自发筹集资金,后续如果要援助,估计也会通过联合国、红十字会这些第三方机制,确保物资能直达灾民手中。 其实援助的核心是传递善意,但善意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更不能被肆意挥霍和利用。 菲律宾要是真想要中国的大规模援助,首先得停止在南海的各种挑衅,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用实际行动来修复两国关系。 国际关系里,相互尊重才是最基本的底线,一边挑衅一边求援的双重标准,谁也不会一直买账。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中国应该对菲律宾提供大规模援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