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号小鹏机器人惊艳亮相,小鹏的股价上涨了不少。许多网友喜欢拿小鹏机器人和特

星星闪闪 2025-11-07 23:17:00

11月5号小鹏机器人惊艳亮相,小鹏的股价上涨了不少。许多网友喜欢拿小鹏机器人和特斯拉机器人做比较,我个人认为小鹏机器人IRON与特斯拉Optimus各有优势。许多东西不是一年或几年就能说谁领先,目前大家都还处于研发阶段,还没到成熟期。量产进入市场不代表进入成熟期,而要真正进入成熟期,还需要很长时间。有可能10年,20年或50年才能进入成熟期。国内厂商有国家战略支持,有大量的人才涌现,进步速度快。从宇树科技机器人亮相,到今天的小鹏机器人,符合“科技强国”战略下的产业发展趋势。我想用两组机器人各方面对比: 性能表现:小鹏IRON在步态流畅度(如“猫步行走”)、仿人外观(身高1.78m、仿生肌肉)、算力(3颗图灵芯片约2250TOPS)及全固态电池应用上较为突出;特斯拉Optimus自由度更多(200+)、手部更灵活(27自由度),且有更大规模量产规划(2030年目标百万台)。 供应链对比: 1. 小鹏IRON(本土化为主) - 核心部件:国产供应链占比超80%,如谐波减速器来自绿的谐波(国内头部厂商),全固态电池由小鹏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AI芯片为自研“图灵1.0”(委托中芯国际代工)。 - 关键优势:供应链响应速度快,比如减速器迭代周期约3个月(比国际厂商快50%);成本可控,核心部件采购成本比依赖进口低15%-20%。 - 潜在风险:部分高精度传感器(如红外测温模块)仍依赖进口(来自德国博世),可能受国际供应链波动影响。 2. 特斯拉Optimus(全球化布局) - 核心部件:行星滚柱丝杠来自美国THK,AI芯片为特斯拉自研“HW5.0机器人版”(台积电代工),电机由特斯拉内华达州工厂生产,全球化供应链占比超90%。 - 关键优势:规模化采购成本低,如电机产能可复用汽车电机生产线,单台电机成本比小鹏低25%;技术成熟度高,部分部件(如丝杠)已量产应用多年,稳定性有保障。 - 潜在风险:供应链跨度大,受地缘政策影响明显(如芯片代工若受限,可能延迟量产);本土化适配慢,针对中国工业场景的部件调整(如适应高温高湿环境)需额外时间。 结论:小鹏机器人在步态、外观、算力与部分技术创新上表现亮眼,特斯拉在通用性与量产规模上布局更早。两者都受益于汽车技术迁移与供应链复用,而中国厂商的快速追赶体现了“科技强国”战略下的产业集聚效应,未来有望通过本土化优势与创新实现差异化。(图片信息来源:@何小鹏)小鹏人形机器人何小鹏 小鹏机器人为何会引起全球关注 你觉得小鹏机器人何时能量产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星星闪闪

星星闪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