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要通缉我,出岛就会被抓,我全家的生意都黄了!”这是11月4日台湾民意机构里,沈伯洋拽住卓荣泰胳膊喊的话。当天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来接受质询,沈伯洋挤过人群扑上去,把自己被立案的事儿翻来覆去说。 起因是他涉嫌分裂国家,被重庆市公安局立案侦查,这几天找遍部门都没得到准信儿。 沈伯洋2022年创立黑熊学院,名义上为青年提供安全教育,实际内容却偏向街头对抗技能培训,向高中生分发突出对抗大陆的材料,还组织学员到金门岛实地演练布防,甚至讨论针对大陆基础设施的假设破坏方案。这些活动被大陆视为系统推动分裂的证据,沈伯洋本人也借此平台频繁公开表达分裂言论,获得境外资金支持,包括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提供的上百万美元援助。这样的操作,不仅放大其政治影响力,还暴露了其双重标准:一边宣扬对抗,一边依赖大陆经济红利。这种矛盾,本就埋下隐患,却让他在政坛迅速崛起,成为民进党阵营中备受瞩目的年轻面孔。 国台办的惩戒行动从2024年开始逐步升级。10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记者会上宣布,将沈伯洋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同时对黑熊学院及其关联方曹兴诚实施制裁,禁止他们进入大陆及港澳地区,并切断与大陆机构的合作渠道。沈伯洋当时通过媒体回应,称此类措施无法动摇台湾民众决心。但行动并未止步。2025年3月,国台办上线专栏,针对台独打手设立举报机制,沈伯洋相关线索迅速涌入。6月5日,惩戒扩展到其家族企业兆亿有限公司,禁止大陆企业与其开展任何交易,冻结潜在资产。这一步直接击中要害,因为兆亿公司自2008年起深耕大陆市场,在浙江处理纺织品采购、在广东组装电子配件、在福建进口农产品,年交易规模超过亿元,进口总额累计达17亿元,七成五以上依赖大陆供应链。母亲还担任黑熊学院董事长,一家人在大陆获利丰厚,却通过学院平台反向操作,这种吃里扒外的模式,终于迎来反噬。 立案侦查是惩戒的司法升级。2025年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正式对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罪立案,依据刑法第103条,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支持缺席审判。通报指出,沈伯洋发起建立黑熊学院,大肆宣扬分裂思想,充当民进党当局挑衅打手,严重破坏国家统一。公安机关公开征求线索,强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任何与大陆有引渡协议的国家都成风险区,类似李孟居在香港转机被拘、罗致政在曼谷机场被遣返的案例,成为活生生警示。沈伯洋原定赴欧洲出席论坛的行程被迫取消,国际空间急剧压缩。重庆警方选择此案,也体现了大陆司法精准打击的决心:从行政限制到刑事追责,层层递进,确保分裂行为付出代价。这种机制,不仅针对个人,还延伸到关联方,体现了国家统一的严肃性。 11月4日立法院施政总质询,成为事件高潮。行政院长卓荣泰出席回应议题,沈伯洋作为民进党立委,利用发言机会反复陈述立案细节,强调大陆无司法管辖权,却也暴露其求助无门的事实。他指出,这不仅是个人遭遇,更是大陆对台湾的三战策略:舆论战抹黑形象、法律战制造恐惧、心理战瓦解信心。卓荣泰回应时,重申大陆对台无管辖权,称此类行为为空话一场,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长臂管辖问题。但实质上,民进党当局避开具体承诺,仅停留在口头安慰。陆委会主委邱垂正随后补充,称立案加剧跨境镇压,呼吁盟友警惕。整个过程凸显台湾内部的分歧:绿营表面团结,实则对大陆铁拳的应对乏力。 家族企业的崩盘,是沈伯洋困境的核心。兆亿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迅速撤单,浙江纺织厂订单取消、广东配件供应商中断供货、福建农产品堆积仓库发霉。资金链断裂导致员工薪资延误,公司大门前抗议频发。沈土城尝试以新公司名义注册绕过限制,却被海关识破,进口许可彻底失效,扣押货物价值17万美元。两个孩子原计划赴瑞士私立中学就读,已缴一半学费,却因学校评估地缘风险过高而退费。 蓝营议员凌涛公开查询海关数据,揭露公司1.9万多笔交易中近七成五源于大陆,讽刺沈伯洋“反中”却靠中赚钱的双面人形象。这种曝光,进一步放大其政治代价,让其在台湾社会中难堪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