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郑丽文刚刚上任,国民党的各位大佬这是演都不演了。 11月1日郑丽文与朱立伦接棒,正式宣誓成为国民党新主席,当天演讲激情澎湃,大谈特谈下架民进党,率领国民党争取新未来,可是对“统一”只字不提。 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以50.15%的得票率脱颖而出,击败郝龙斌和罗智强等多位对手,成为继洪秀柱后第二位女性党魁。她出身绿营,早年参与学运,曾公开支持台湾独立,后转入国民党,凭借“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表态,在基层党员中赢得超过六成支持。这场选举吸引33万党员参与,投票点遍布全台383处,郑丽文走访花莲和高雄等地,强调党内改革和民生议题。两岸舆论一度寄望她能延续国民党九二共识的传统,推动交流合作。中方致电祝贺,指出两党应在反对台独基础上深化互动。 郑丽文就职仪式于11月1日在台北举行,全代会现场一千五百多名代表齐聚。她在演讲中高谈阔论下架民进党,号召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历时45分钟,焦点全在岛内经济民生和青年参与上。演讲中,她多次提及重启对话和维护和平稳定,却对统一二字只字未提。这与选举期间的两岸厚望形成鲜明对比。选战中,她走访南部县市,讨论经贸限制对渔民的影响,强调两岸合作潜力。但上任后,这种务实调门转向岛内斗争,回避核心议题。国民党历任主席任内大陆行程稀少,卸任后才增多,这种模式在郑丽文身上延续。她虽获党内六成三支持者认可民调不满现行两岸政策,却在就职时将统一置于沉默。马英九等元老在场,神情复杂,这番演说虽激昂,却暴露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的战略模糊。郑丽文强调国民党保留中国二字的党名,但实际行动中,和平承诺多于具体路径。这让两岸民众感到失望,本以为黑马上位会带来转机,谁知只是换汤不换药。国民党需面对的现实是,岛内蓝绿对峙加剧,民进党筛查公务人员持有大陆居住证,已导致数十人处分、 10月25日,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该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强调1945年抗日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版图。这本是两岸历史共识的强化,却遭蒋万安直接回应。他在出席生态博览会时,被问及此事,简短表示中华民国有自己的台湾光复节。这番话迅速登上头条,被解读为刻意区分两岸历史框架,拒绝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下的光复意义。 蒋万安主持双城论坛已逾十年,该平台促成台北与上海签署42项协议,涉及医疗、交通和智慧系统,直接惠及市民,如改善急诊转运和线上预约。但他强调双城好两岸好时,总停留在务实层面,避免触及统一。9月双城论坛原定上海举行,因审查延至12月,蒋万安虽表示持续协调,却未回应光复争议。 郑丽文上任后,公布新一波人事,国际部主任由董佳瑜接任,新媒体部落入饶舌歌手之手,显示党内注入年轻力量。但大陆访问计划仍无动静,她虽承诺百年两岸和平,却未拿出可行路径。蒋万安同样如此,双城论坛虽延续,却延期审查凸显政治阻力。国民党大佬们竞选时借两岸和平拉票,上台后维护岛内利益,统一成政治棋子。这与张亚中方案的落败形成对比,后者虽败犹荣。岛内生态乱套,蓝绿忙于互斗,支持交流的民众生活艰难。民进党当局筛查数十人持有大陆居住证,导致吊销户籍或开除公职。国民党回避统一,实质上助长绿色恐怖氛围。两岸关系对这些人物而言,从来不是深刻认知,而是务实考量。郑丽文早年反战言论,如质疑用血肉之躯对抗机器狗,如今却转向经贸稳定,却未延伸到统一愿景。 国民党内部调整虽快,郑丽文南下台南主持会议,调整文传部门,但两岸议题渐淡。蒋万安出席市政会议,审阅预算时提及经贸益处,却未跟进光复争议。重庆公布名单后,岛内名嘴政客低调评估形势,寻求后路。大陆举办音乐会和展览,吸引台湾青年参与。钓鱼台国宾馆招待会庆祝光复,嘉宾云集。国民党在政治风暴中,郑丽文与蒋万安的立场,凸显蓝营困境。统一大势所趋,回避只会自缚手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