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争夺战一触即发!俄罗斯国师杜金惊人预言:美俄下一场冲突不在台海,而在冰封战略要地

文史啊旺 2025-11-07 18:56:55

“俄罗斯国师”杜金预言:下一个爆发战争的地方,不是南海也不是台海,而是在这个地方,不过主角还是俄罗斯! 提起亚历山大·杜金这个人,在俄罗斯圈子里他被叫作“国师”,不是因为他当过大官,而是他的那些地缘政治理论,总能在关键时候搅动一池春水。杜金出生在1962年,家里是苏联军事情报系统的,父亲格尔曼·杜金就是那边的军官,这背景让他从小就接触到不少机密文件和战略思维。年轻时候,他对苏联的官方意识形态不买账,80年代就成了反共的地下异见分子,混迹在莫斯科的秘密小组里,读尼采、黑格尔那些西方哲学家,还迷上传统主义者勒内·盖农的书。他翻译了不少这些玩意儿,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都玩得溜,至少九门外语在手。 90年代苏联刚散架,杜金跳出来建国家布尔什维克党,和作家爱德华·利莫诺夫搭伙,这党派左翼右翼都沾点边,反对叶利钦的亲西方路线。党里人街头散发传单,喊着口号闹事,杜金的书《地缘政治基础》97年一出,就火了。这书把世界分成陆权和海权两大块,俄罗斯领头的欧亚大陆要对抗美国霸权,还预测土耳其、乌克兰这些地方会解体。军方和情报圈子看上眼了,他的想法开始渗进政策讨论。2000年代,他搞欧亚运动,拉伊朗、土耳其的激进派开会,推多极世界,反全球化,捧传统价值观。2014年克里米亚那事儿,他公开叫好,说这是帝国回血。2022年乌克兰冲突一打响,他又跳出来支持,女儿达里娅·杜金娜也跟着写文章分析,说这是文明大战。 杜金的欧亚主义核心就是俄罗斯是欧亚心脏,得联手东方对抗西方。他的影响到底多大,外界争论不休。有些人说普京听他的,尤其在对外政策上,但也有人觉得夸张了,他更多是外围鼓手,实际决策层没那么直接用他的剧本。不过话说回来,他的书和演讲确实给俄罗斯精英提供了意识形态弹药,让人觉得对抗美国不是光军事的事儿,还得有文化和战略深度。 杜金对北极的看法,就出自这个欧亚框架。他在多场演讲和书里强调,北极不是偏僻冰天雪地,而是俄罗斯未来的战略命脉。下一个大冲突,不会集中在南海或台海那些热点,而是挪到北极圈,主角还是俄罗斯。这话听着玄,但逻辑站得住脚。北极资源太诱人了,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那儿未发现石油有900亿桶,占全球13%,天然气1669万亿立方英尺,占30%。还有稀土矿,价值上万亿美元,这些东西是高科技命根子,从电动车电池到导弹部件,全靠它。俄罗斯能源出口占GDP四成,北极就是它的续命药。 气候变暖让事儿更复杂。冰层薄了,东北航道从亚洲直通欧洲,路程短5500公里,省20天时间,燃料减三分之一。2025年,这条道货运量翻倍,中国货轮跑得最多,跟俄罗斯船队并肩。俄罗斯早盯上这块,从经济上开发资源,保证能源安全;军事上,重启苏联老基地,新地岛上放S-400防空系统,摩尔曼斯克港停核潜艇,能20分钟打到美国本土。破冰船队也壮了,核动力船撞开厚冰,美国常规船比不了。俄罗斯还通过联合国申诉大陆架权益,扩200海里专属区,抓主导权。、 可北极不是俄罗斯独角戏。美国和北约不干坐着。阿拉斯加空军基地升级,F-35战斗机部署,跑道上起飞模拟拦截。加拿大、丹麦领土争端没停,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敏感得很,北约侦察机老飞。北极理事会本想多边合作,现在影响力弱了,美俄飞机潜艇擦肩成常态,一点火星就着。2025年,俄罗斯在北极堆核武器和攻击潜艇,挪威防长直说这是备战北约。中国这边不一样,走合作路子,推“冰上丝绸之路”,参与科考、LNG项目、浮动核电站,跟俄罗斯签协议互利。2025年10月,俄中又签大单,扩展北极贸易,省油钱上千万。中国在北极理事会发声,推动规则,避免军事化。 杜金的预言提醒大家,北极机会和风险并存。资源和航道拉动经济,但过度开发伤生态,摩擦升级成热战谁都吃亏。俄罗斯主角地位稳,因为它海岸线最长,基地最多,但得平衡合作和对抗。中国策略稳健,玩长线;美国北约重军事威慑,阿拉斯加成前沿。

0 阅读:114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